您现在的位置是 >> 寿县第一中学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站内搜索

寿县一中2019级循理创新班清华“紫荆筑梦行动”(三)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1465   更新时间:2019年07月16日
 随感(一)
       在我的印象中,北京是一座质朴而厚重的古城。耀眼的阳光、庄严的天安门、有些残损的红色砖墙、各种名胜古迹和现代化的建设,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今天,我们就简单游览了这座城市的一部分。
上午,我们在天安门前观赏,远远地就能看到毛主席的画像。这座见证了华夏民族沧桑历史的城楼,整齐而庄重,有着横空出世的气势。来来往往的游客争先恐后登上城楼,一睹北京的风光。
       紧接着,我们前往中国国家博物馆。它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一路走来,我们看到各个朝代遗留的各种文物,看到北京人的模型和头骨,就像看到人类的起源,那是最初的文明绽放出的光彩;看到汉代的漆盒石砚、松塔形墨,不由得感慨中国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汉代的陶车、陶猪圈、陶灶更是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三国时期的画像砖、西晋的青瓷魂瓶、北魏的永固陵石劵门,让我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肃然起敬。
      下午,我们来到军事博物馆。一进门,毛主席塑像威严地矗立在大厅中央,仿佛在向我们招手。该馆陈列了有关战争的许多珍贵文物。精致的五牙战船、先进的含嘉仓以及不断更新进步的各种火器和武器,都让我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又如镇远舰的铁锚,在甲午战争战败后被掳到日本海军服役,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到祖国。这就时刻提醒着我们牢记昔日的国耻,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在和平的年代也要有忧患意识……
中国历代军事的发展与成就彪炳史册,不仅反映出我国人民的勤劳与无限的智慧,更彰显出中华儿女永不屈服、追求和平的珍贵品质,我们应当传承、学习,并发扬这些品质!
      最后,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段激情昂扬的文字结束本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董雨洁)
 
随感(二)
    今天我们去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军事博物馆。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我主要参观了中国古代史的部分内容。但,就从远古时期以及夏商周时期来说,我就收获颇多了。
    上次,梁老师已经为我们拉开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序幕。我期待着能有一个机会去深入了解它,现在这个机会就在我面前。
    这个博物馆也是别具匠心,把全部的文物都按照朝代的更替顺序来安排其先后位置。
    我大致看了看,与教科书上的描述相差不大。但,当我仔细观察它们时,我突然意识到,原来中国人民的智慧自远古时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他们没有机器,没有灵巧的雕刻刀,却能够用他们笨拙的手制造出一个个传世奇作!以自己难以让后世理解的想象力,发明出衔接古今的工艺。太神奇了!
    一抔泥土,化为绝世之作;一截残骨,转为日用之物。
    在军事博物馆里,我竭尽所能去探索全馆的各个区域。
    由于我的弟弟对于枪战的痴迷,我也受到了他的影响,玩起了枪战。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我可以任意玩转AWM,98k,M416……但当我真实地看到它们后,我隔着玻璃,静静地观赏。我似乎触摸到了那冰冷器械下经历漫长岁月仍然永垂不朽的一颗中国军人的滚烫又温润的心。我感知着他们的故事,还有那一颗颗不断跳动的赤子丹心。
     我彻悟了中华流传千年的爱国情怀,感知了世界人民的正义之心,也明白了中华民族在经历了千百次打击后,仍以满天星辉照亮沉沉夜幕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多么让人感到安全的词啊,她不只是一个词。
     今天的研学之旅总结完毕,over!
                            (王紫嫣)
随感(三)
     经过层层安检,我们走进了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让人不由放轻了脚步。展览柜的玻璃反射出幽冷的白光,亦如斑驳在时光里的古人智慧,熠熠生辉。
    远古人半埋在沙土中的残骨,微微抬起的头颅,似乎在仰望星空。他,抑或是她,在生与死的一刹那看见了遥远的未来吗?刻画在甲骨上的文字,神秘而令人心神向往的占卜,这就是汉字的起源吗?金戈铁马,交错在时空里的战争光影,这就是中华血脉的交融与传承吗?
    透过透明的玻璃,我与一个个展品文物对视。思想的光芒闪烁着,惊叹醉心于五千年的悠久沧桑岁月,我行走在历史的两岸。
    仰望星空,我的灵魂在这逝去的流水中荡涤。直到走出了这座国家博物馆,我仍不禁频频回首,任那幽远之韵在心头萦绕……
                          (陈馨)
 
 
 
 
 

 
 
 
上一篇: 寿县一中2019级循理创新班清华“紫荆筑梦行动”(四)
下一篇: 寿县一中2019级循理创新班清华“紫荆筑梦行动”(二)

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 皖ICP备09011360号-1 皖六公网备3424012012033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寿县新城区楚都大道与状元路交叉路口 邮编:232200 电话:0564-2766233
Copyright @ 2009-2010 皖西电脑提供技术支持六安新闻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