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国旗下的讲话】心怀感恩,师德永传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1960   更新时间:2019年09月09日
  

心怀感恩,师德永传

高二循理创新(3)班谢锦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高二循理创新三班的谢锦伟,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心怀感恩,师德永传”。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当秋风褪去了夏日的炎热,寂寞了一个暑假的校园又充盈着青春的面庞,我们也迎来了我国第35个教师节。我谨代表全体一中学子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老师,您辛苦了!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开私塾之先河,培育了一代学风,他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举一反三”等教学理念仍深深影响着后人。过去有子贡为师守祭六年,留下“楷模”的美谈;杨时程门立雪,雪至一尺而不顾;宋濂趋百里外,俯身倾耳来请教问题。老师正如一座灯塔,照亮过多少仁人志士的路,“传道受业解惑”之恩更深深烙印在他们心中。就连毛主席也对他的恩师徐特立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肺腑之言,感人泪下。

作为一名高中生,一路走来,我遇到过许多老师。他们或幽默风趣,谈吐自然;或不苟言笑,严谨认真;或平易近人,关怀备至。虽然教育风格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是教书的人,都是与学生靠得最近的人,都是一个个默默耕耘在希望田野上而无怨无悔的人。他们不在乎外界的非议,所做的只是简单的为学生好,想让他们进入理想的中学,考入重点的大学。在这受教育的十年里,我们也由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成长为一名有抱负、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师生之情,总是在相处的时间中默默沉淀,而在分别的一刹那汩汩涌出,成为一种美好的眷念。仍然记得我初中的一名老师,她教书十分认真,对我们的要求又十分严格,不少同学怨声载道,深表不满;但当她给我们上了最后一节课后,这个我们公认为十分坚强、每天忍着咽喉痛上课的女老师却在办公室里哭了,而那几个调皮鬼也沉默不语。人心,终归是软的;人情,终归是真的。当我们回首与老师相处的点滴时光,当我们看到自己在老师鞭策下所取得的好成绩,当我们再想一想自己的不懂事以及和老师的针锋相对,便会理解为人师者的一份苦心,不愉快的事儿成了过眼云烟,被岁月冲淡,正如普希金所说:“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迈入一中的大门,我们便成了这个大家庭里的新成员。班主任老师引导我们融入高中新生活,各位授课教师带领我们进入新的知识殿堂。老师奋斗在教育第一前线,我们在一个个挑灯夜战的晚上践行着当初的承诺,师生相互配合,方能将悦耳的音符连接成串,奏响高中生活的精彩华章。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老师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为此,我想对高一的学弟学妹们说:

认识与你们朝夕相处的新老师,尽快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在寿县一中留下你自己的足迹。

我想对高二的同学们说:

我们一起进入寿县一中,与身边的老师相处了整整一年。在接下来的关键一年,我们更应该在老师的带领下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想对高三的学哥学姐们说:

珍惜与老师相处的最后二百余天,追赶人生之梦,无悔宝贵青春,让师生们绽放笑颜。

最后,我再次代表一中全体学生向辛勤忙碌的老师们道一声:老师,教师节快乐!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上一篇: 【国旗下的讲话】养成好习惯 迎接新挑战
下一篇: 【国旗下的讲话】培育“核心素养” 筑就青春梦想

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 皖ICP备09011360号-1 皖六公网备3424012012033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寿县新城区楚都大道与状元路交叉路口 邮编:232200 电话:0564-2766233
Copyright @ 2009-2010 皖西电脑提供技术支持六安新闻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