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有我 爱卫同行
(2020年5月11日国旗下讲话)

讲话人:汪洋主任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防疫有我 爱卫同行》。
刚刚过去的4月份是我国第32个爱国卫生月。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全国爱卫办、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开展了以“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活动,要求各地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目前,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校积极响应号召,认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贡献自己的力量。
将爱国和卫生相结合,与我国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爱国卫生运动源自20世纪50年代,1952年,为防御细菌战,全国开展了及时有效的爱国防疫卫生运动。毛主席曾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而在1955年,在毛主席的号召下,江西省余江县人民掀起了一场消灭血吸虫病的群众运动,终于让当地人民摆脱了数千年的血吸虫病困扰。
因此,提起爱国卫生运动,年纪大些的人都会十分动情地向你讲述过去全民动员搞卫生、除四害的情景。爱国卫生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历史背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有不同的“打开方式”。而今年的爱国卫生月,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在防控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爱国卫生运动强化预防优先,打造健康环境,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历史上看,针对不同时期的突出卫生问题,爱国卫生运动承载了很重要的职责。从除“四害”、“两管五改”、“门前三包”“五讲四美三热爱”、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厕所革命,到现在的“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动,每一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有的经验深入民心,甚至在今天仍在传承沿用。爱国卫生运动是人类卫生发展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新中国的卫生奇迹”。
而爱国卫生运动的目的,就是让每个人行动起来,用科学的方法维护彼此的生命健康,也只有这样,才能再现“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中人民的智慧。
爱国卫生人人受益,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一句口号到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不扎堆的健康共识,从一句标语到实实在在的垃圾清理、厕所革命等全民行动,爱国卫生运动正在让更多国人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
14亿人身体健康,不仅要靠医疗卫生“小处方”,还要靠社会治理“大处方”。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保持社会环境卫生和人们良好的健康习惯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防护和消毒,重点单位的垃圾分类收集和清理,有效切断了病毒传播途径。又如,人们面对疫情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居家科学锻炼等习惯,在社交时与人保持距离,这些习惯对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至关重要。
艰难的疫情期间,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经过全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4月8日,封闭了76天的离汉通道全部开启,再现九省通衢;4月15日,武汉雷神山医院,这座“战时医院”,这个新冠肺炎疫情的“决胜战场”已完成历史使命,正式休舱;5月7日零时起,全国所有县域均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5月8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修订版):指出老师授课时不需戴口罩;学生应随身备用口罩;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这都体现了国内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目前国外形势却不容乐观,据最新数据统计,国外累计确诊病例已近400万。在这个全国上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时刻,大家不要认为病毒离我们很远而放松警惕。
就在昨天,吉林省舒兰市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11例,风险等级已调整为高风险。因此,我们要绷紧防控这根弦不松懈,注意时时处处的卫生礼仪。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同学之间接触频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尤其要注意防控,不仅是预防新冠病毒,同时也预防各种春季多发传染疾病。
通过晨会,我向大家提出下面几点要求:
1、爱国爱家爱校,守望相助,传承爱卫优良传统,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养成健康文明、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2、加强个人防护,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避免接触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患者;
3、科学佩戴口罩。大家要随身备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以备不时之需。根据国家卫健委编制的《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要求,建议同学们在上下学途中佩戴口罩,在校外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若密切接触者中有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则必须佩戴口罩预防传染。要正确佩戴和摘除口罩,注意定期更换,使用过的口罩放置在有盖的垃圾桶内;
4、要勤洗手,正确洗手,随时保持手卫生;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口、眼、鼻等“易感”部位前、接触可疑污染物品后,均要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衣物遮掩口鼻,并及时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5、居所和教室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个人和教寝室卫生,认真打扫,不留死角;
6、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做到生活有规律;不要过度疲劳,防止免疫力下降而诱发其他疾病;运动过后出汗,不要在室外大量脱衣,防止感冒;
7、注意营养均衡,保证摄入食物多样化;就餐时要吃熟食,不要在学校食堂和家以外的地方用餐;公共场所就餐时文明有序,推广分餐公筷;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
8、如有发烧或其他不适,请及时报告班主任老师,并戴好口罩及时就医,避免交叉感染;
9、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信谣、不传谣。
同学们,爱国无小事,每位同学都要在自己的生活圈中贯彻爱卫运动的方针,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你对自己保护,亦是对他人的保护,更是对国家卫生事业的贡献。
同学们,经历疫情,我们更应懂得爱国的力量,了解卫生的意义。卫生,理应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文明行为,一种职责义务,一种责任担当。我希望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爱护环境、注重环保、讲究卫生,提升卫生文明意识,增强健康防病理念,以实际行动清洁校园,革除不良卫生陋习,用切身行动为我们美丽的一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把爱护环境卫生、健康生活变成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像习主席在陕西考察调研时说的那样“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为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没有足够的量变积累就不会引起质变,导致前功尽弃。我们必须将爱国卫生运动方针和防疫工作要求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而不仅仅是写在纸上和挂在嘴上。
我们必须再接再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赢得高考和抗疫战争的最后胜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