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一中的培养目标“现在学习的成功者,未来社会的中坚栋梁”,不仅是考虑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更是考虑到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建设中能担当大任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教育是培养未来公民的事业,让学生拥有终身学习和成长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关注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意味着学生从校门走出时,能够树立或是更加接近自己的理想,能够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高中学生介于未成年和成年之间,其认知、思想等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高中阶段是学生精神生命发育发展的特殊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的价值引领。

价值冲突辩论会
发掘、培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教育因子,构建全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土壤中更具生命力。
持续不断地进行价值教育的探索和研究,把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谱学校的新篇章、价值教育的新篇章,让孩子的明天更好,让社会的明天更好,让国家的明天更好。

寿县一中举行全国价值教育年会汇演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党课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党课

“盛世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课

“文化自信——咬文嚼字”党课

“中国梦”党课

学生党课

左图: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右图:心怀感恩,师德永传

左图:无奋斗,不青春 右图:节水节电节粮,从点滴做起

左图:充实、扎实,收获属于自己的胜利果实 右图:让感恩成为常态
王文永校长出席仪式并为学生代表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单行本)》
左图为:纪念五四运动96周年暨中学生十八岁成人仪式
右图:铮铮誓言标志着同学们正式步入了成年人的行列
高三毕业典礼
《礼记·大学》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醒世教育格言,跨越几千年的时空,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北京大学师生时指明了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本。作为学校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要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康的人格、美好的心灵。
“我和我的祖国”红歌合唱比赛
唱红色经典歌曲,发扬优良传统,弘扬时代主旋律, 树立崇高的理想,勤奋学习,攀登人生的高峰
《点燃激情,赢在高考》励志报告会
宋彭飞同学理智救人不留名的事迹在寿县一中校园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师生纷纷表达敬意,并表示要学习这种镇定处置,理性施救,见义勇为的精神。
宋彭飞同学荣获“最美中学生”和“淮南好人”称号



校园是每个孩子学习生活的地方,也是实现他们理想,放飞梦想的摇篮!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良好的校园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是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寿县一中逐渐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中华经典诵读
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许多诗人写出了流传千古的爱国诗篇,至今感人肺腑,令人动容,诵读经典诗文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一课。“润物无声”的经典诵读必将成为提升古城人民品性和修养的有效途径。
《保卫黄河》获得综合表演一等奖《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获得综合表演类一等奖
元旦文艺汇演
演讲比赛
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充分和谐发展创造了空间。
军训
“远足古城”活动增强学生体质,磨砺意志,培养学生吃苦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教育和自然文化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也是个人在学习工作和事业上的永久的活力源泉,所以创新能力对于现代的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寿县一中十分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积极开展奥赛辅导工作旨在加强学科建设,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途径、方法,适应当前高考招生录取多元化形势,同时也为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切实增强学生在学科竞赛和高校自招生中的实力。

马鞍山二中物理正高级教师、奥赛专家谢宏来寿县一中参观交流

左图:燕园格致奥赛冬令营
右图:数理化生奥赛冬令营
寿县一中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寿县一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各类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输送合格的新生,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此,学校要整合资源,提升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培养优良的学风,为有个性发展强烈愿望的优秀学生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帮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教育是启迪引导而不是强迫,是鼓励熏陶而不是责怪,是关爱理解而不是放任,要帮助学生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在勤奋和探索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未来社会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品质和能力,并转化为高考备考的充足动力和后劲。
通过社团活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读写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鉴赏和写作,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雅的情趣,并为他们提供展示的窗口和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人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熹微的晨光中,用灵动的笔尖描绘下梦想初生的希冀;璀璨的繁星下,用轻盈的笔触记录下人生成长的感慨。在文学中发现感动,在生活中守望精彩!
2016—2019年共有十余位同学在正式刊物上发表作品。其中李安棣在全国知名刊物《语文报》《诗歌月刊》等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获六安市文学奖和淮南市评论奖,于2018年加入省作协,其作品被著名诗评家、诗人徐敬亚、谭五昌收入多种文学选本。文学社还有多人在参与《语文报》的作文和读报比赛中获奖。

夏令营

寿县一中师生在安徽省第三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中获佳绩
日前,安徽省第三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寿县一中师生多人获得佳绩。寿县一中李春鸣老师的作品《家国情怀成就伟大诗人—读<艾青诗选>》获得教师组创作二等奖,寿县一中李德政同学的作品《擢藻八千飘若霰》、李博同学的作品《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读<苏东坡有感>》、孙丰平同学的作品《箴言千古,筑梦今朝》、赵佳然同学的作品《阅书,悦书》获得学生组创作一等奖,寿县一中朱昊元同学的作品《历史会记住花落的声音》、张萍同学的作品《传承》获得学生组创作三等奖。
读书引领人生,创作点亮梦想。安徽省第三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以“做新时代逐梦人”为主题,扶助贫困地区,点亮烛光校园。寿县一中师生紧密围绕创作要求,广泛阅读各类优秀读物,培养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了师生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