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提升自我素质,拒绝网络暴力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2033   更新时间:2021年01月06日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一英才27班的贾博雅。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提升自我素质,拒绝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它是指一类由网民发表在网络上的并且具有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这五个特点的言论、文字、图片、视频,这一类言论、文字、图片、视频会针对他人的名誉、权益与精神造成损害,人们习惯称其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能对当事人的名誉、权益与精神造成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亟待运用教育、道德约束、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网络暴力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网络暴力,总会在一些不明情况的群众的煽动下,扩大影响程度,增加“毒流量”。新华网曾针对此类情况发出评论说“一事当先,先辨真假,后论是非,再说利害。”许多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就是因为不理性的思考与所谓的“正义感”而进行盲目跟风与刷屏。

    网络暴力,反映出错误的价值观念和扭曲的社会风气。北岛豆瓣事件尤为典型。2020年四月中旬,71岁的诗人北岛在豆瓣网上发布诗歌,本想与网友讨论诗歌的北岛却遭到祖安文化的攻击。此类评论频频刷屏。北岛最后只好关闭评论区并留言道“这是讨论诗的平台,但不应使用语言的暴力,我从此关闭诗的评价区。”祖安文化虽有“文化”之称,却是以满嘴脏话的形式隐藏在网络的角落里。其中使用者多为青少年网民,他们自以为这是一种潮流,却恰恰反映出他们道德教育的缺失与价值观念的扭曲。

    拒绝网络暴力,应提升自我素质与文化修养。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多是因价值观念的扭曲与素质低下以及对网络的好奇心而造成的。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自身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文化底蕴的培养与积累,提升自我素质,以更好的姿态展现给社会。

    拒绝网络暴力,应培养理性思维。就如黑格尔所说“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作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网络之中,我们都需要理性思考,甄别网络信息,保护自我隐私,合理评价他人。在网络这个大染缸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这时,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也要从中汲取营养,提升自我,才是网络存在的真正意义。

    拒绝网络暴力,应加强网络管理,严于律己。社交平台与各大应用都有举报功能和网警的管理。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网络。给我们一个舒适、洁净的网络环境。“培育网民包容、平和、理性的社会心态,让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蔚然成风,以消除社会戾气。”《湖北日报》如是说。网络环境的净化,不仅在于集体,更需要我们每个网民的自我管理。文明上网,遵循网络规则,从你我做起。这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与担当。

    当今世界因网络的迅速发展而紧紧联系在一起,“地球村”应运而生。面对如此广阔的天地,我们都不可避免的要与外界接触。而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也是中国对外的一种形象。我们要把网络打造成一个更为舒适的地方,让它包容所有的人类与事物。从而让网络更加美好地发展,展示出属于中国的中国名片与大国形象。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携手,提升自我素质,拒绝网络暴力,让网络更加美好!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上一篇: 微笑面对每一天
下一篇: 当足球踢近青春的球门

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 皖ICP备09011360号-1 皖六公网备3424012012033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寿县新城区楚都大道与状元路交叉路口 邮编:232200 电话:0564-2766233
Copyright @ 2009-2010 皖西电脑提供技术支持六安新闻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