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0日上午,寿县一中党总支书记、校长王文永受邀作为交流嘉宾,带领班子成员、骨干教师一行9人,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教育论坛暨安徽省淮南市基础教育高峰论坛”。


上午9时,会议正式开始。合肥师范学院副院长、安徽省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副会长姚本先主持了会议。会议共三项议程:
一、领导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副会长陈光巨、淮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邬平川为大会致辞。




二、专家报告
会议以“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改革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钟秉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东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莉萍等基础教育国内知名专家,围绕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改革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全方位多维度解读。




三、互动交流
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原校长曹保义担任嘉宾主持,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蚌埠附属学校校长姜维革、合肥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勇、寿县一中校长王文永、淮南师范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兼山南校区校长沈建山等省内外知名专家开展互动交流,希望他们就会议主题发表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王校长表示,作为县属学校,多元教育评价执行起来有很多困难。他表示,彻底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这种评价模式,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大破大力。重构新的教育生态,更需要全社会的联动。
评价的最终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学校层面来说,首先增强课程育人意识。课程是评价的基础,没有课程评价就没有支撑。
一、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纲领,需按照国家课程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特别是音、体、美以及通用技术课程,要落实学生课间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保证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二、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和谐发展,开足开好必修课,开发开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开发德育课程、体验式课程、活动课程、社团课程、探究课程,转变育人模式。
其次,建立多样性,多样化评价。科学运用“四个评价”,禁止对学生进行“唯分数”的排名,将学生的进步变化作为评价的核心。多维度评价,少定量多定性的评价,注重过程的公平性,将教师的关注点从个别学生身上转移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对学习成长的过程起到积极反思和总结,在评价的过程中,促进生命自省自觉生长。
最后,要构建有温度,支持学生成长的校园与生态。教育既要正面回应社会的关切,家长的需求,又要回归教育本真。要厚植教育情怀,以真诚的爱心对待学生,不功利,让每一个学生在群体中的作用都能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