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寿县一中举行长三角基础学科高中骨干教师第二期联合研讨研训分享交流会。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王文永及班子成员深入教研组听取汇报并参与交流。语文教师邱家诚、数学教师赵言红、物理教师张开龙、历史教师许发分别就参与研讨的经历和感受作交流发言。

王文永校长在参加语文教研组讨论时指出,在新一轮课改中,教师是主体,要重新认识和确定自己的角色定位,要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国家最新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改革方案;教师是学生最大的资源,随着育人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变,教师要聚焦课堂的改变,顺势而为,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和谐发展的教育。

邱家诚老师汇报了语文学科研讨研训情况。“讲座高规格,研讨高标准,授课高水平,评课高起点”,邱老师用自豪之情和感恩之心表达自己参与研讨和研训的内心感受。结合教学实际,邱老师认为,语文教师要站稳主阵地,利用早读课、晚自修、阅读课等课堂适当前移课文学习的时间,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要带着尊重、欣赏学生的态度、“把讲台还给学生”的理念和“提升学生阅读思维品质”的教学目的走进课堂;要用教师的情怀、视野、思维,设计紧扣核心素养、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赵言红老师汇报了数学学科研讨研训情况。结合专家讲座,赵老师认为,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课程改革的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设计是教师落实课改目标的基本抓手,而理解教材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要处理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充分考虑对教学积极引导作用,在传统评分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解题情况对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进行评价。”
张开龙老师汇报了物理学科研讨研训情况。他以“核心素养·强基·高考·单元教学” 四个关键词作为分享的主要内容,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即教师生命中最值得投资的是自己,对自己最佳的投资是学习,给学生的最佳礼物是教师的不断成长;教师要主动地投入到高考改革、课程改革及课堂改革中,加强学科内交流,不断提升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许发老师汇报了历史学科研讨研训情况。许老师介绍了赵志辉教授《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束鹏芳老师《“点”在框架里移动和扩展——基于解题实战的教学思维》、戴加平老师《行动与诠释——基于学业质量水平划分的“教学评一体化”探索》等专家讲座和王晶和徐峰两位老师的党史常规课和党史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进取点点星铺路,步履稳踏自奋蹄。许老师认为,面对新课改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长三角基础学科高中骨干教师第二期联合研讨研训活动,进一步围绕教育部2021年“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工作要求,聚焦高考的课堂教学和学业评价,深化完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针对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特别是各高中学校在基础学科拔尖高中学生进行高中——高校衔接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和关键问题,通过大学与中学的有机衔接、各优质中学学科骨干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高校学科专家与中学特级教师的学科交流,同时整合线上和线下的各类资源,共同促进高中学科骨干教师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的精准有效。4月22日至25日和5月5日至8日,长三角基础学科语文、历史和数学、物理高中骨干教师第二期联合研讨研训活动先后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我校积极组织邱家诚、陶运、谢洋、许发、赵言红、李越、张开龙、罗志成等老师前往参加研讨研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