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科技馆五楼通用技术教室热闹非凡,同学们或拿着钢直尺在量尺寸,或用锯条在锯着木板,或在讨论着设计方案,忙得不亦乐乎,原来这是高二强基(2)班同学们的劳技课。

本节课的技术体验是合理规划材料,制作体积最大的人工鸟巢。具体操作过程是规划设计排料图,绘制三视图,将规划好的排料图画在木板上,使用手锯分别将各部分切割下来,并用热熔胶枪将各部分黏合组装,最后比较每组制作的鸟巢空间大小。

“同学们要仔细观察,按照陈亮老师的介绍,熟悉动作要领,咱们比一比哪个同学做出的鸟巢更美观、更舒适。”王文永校长等校领导也饶有兴致地参与进来,看着同学们认真制作的过程,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小尺挪移,是同学们在测定所需材料;铅笔飞舞,是同学们在绘制草图。其中最富有技术性的工作还属锯木板环节,我和搭档时文怡相互配合,一人扶住木板,一人用小锯开始了‘漫漫长征路’,这是一场锯齿和切割线的‘磨合’之旅。时文怡用力推拉着小锯子,可是锯齿一会偏左一会偏右,扶着木板的我暗自庆幸刚才绘图时预留了2厘米的间隔。后来,我们逐渐掌握了技巧,并学会借助电动锯料器械等工具。”陈香雨同学高兴地说。

“这节课我们很多同学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使用锯子。就比如说我,刚拿到锯子去锯木板,锯条就掉了,但我们组对面的王颜、张京枝却把锯子使用得出神入化。于是我停了下来,去观察她们的操作,包括如何按压木板,让锯子以什么样的角度进入木板等。经过调整,张浩然、赵伟壮和我逐渐进入状态。由于时间有限以及手锯操作难度较大,部分同学选择使用电动曲线锯。下课时同学们还没有完成,便只能先在板子上写上名字,由老师代为保管,下节课再继续做。”周博同学意犹未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理论认识到实际操作,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确,实践出真知。我们的任务是做人工鸟巢,我原以为不是很难,没想到锯木板就用了一节课,看来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啊!”杨静同学感慨道。


“这样的劳技课,我们非常喜欢,”陈战和张乐怡两位同学赞不绝口,“这堂劳技课不仅让我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更引起了我们对工匠精神的思考。感谢学校为我们准备了设备完善的通用技术教室,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好的学习条件。通用技术课真实地走进了我们的学习生活。”


“同学们不仅要把鸟巢做出来,还要看看有没有小鸟进来住?” 王校长幽默的提问,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是啊,在日益强调高素质发展的今天,学校应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搭建成长的平台,发散学生的思维,创新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