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交通安全法规 文明绿色安全出行
政教处 汪洋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遵守交通安全法规 文明绿色安全出行》,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醒广大师生关注交通事故猛于虎的事实,反思日常出行的陋习,总结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正视和改正不文明的交通习惯。珍爱生命,从我做起。
11月15日,马鞍山市博望区发生一起重型自卸货车与小型普通客车相撞事故,造成10人死亡、6人受伤。12月2日,安庆市潜山县发生一起大货车与中巴车相撞事故,造成8人死亡、3人受伤。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我县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寿县人民政府、寿县教体局围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联席会议进行部署。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据交通部门调查统计,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除极少数属意外原因造成外,75%以上的事故是由驾驶员或行人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无证驾车、超载、超速行驶、疲劳驾车、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行人不守交通规则等。
道路连着千万家,安全连着你我他。行路守法法有情,平安回家家温馨。纵观那么多起交通事故,我们不难发现,交通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们不遵守规则。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应该爱护和珍惜。所以学习和遵守交通法规是每一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有人比喻,道路交通法规是用亲人的泪水、死者的血泊、伤者的******和肇事者的悔恨换来的。不遵守交通规则,就是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同学们仔细想想,你是否有过为了几秒钟的时间而无视亮起的红灯?你是否有过为了图方便在横穿马路时无视几步之遥的斑马线?你是否有过与同学并肩骑车或是骑车追逐?你是否有过逆向行车,是否有过在机动车道内飞奔?是否有过乘坐不安全的摩托车、三轮车、超载车或是无牌照的非客运车辆?是否有过停车未做提前观察直接开门……刚才说的这些情况都在我们身边发生过的,也许当时我们并不觉得什么,但事故都是瞬间发生的,如果等到悲剧发生才开始后悔,那就太晚了。
交通安全隐患背后反映的真实问题是大家对于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建党一百周年时,同学们齐声高喊‘强国有我’的余音仍回荡在我们每个教育者的心中,但脚踏实地时,不免让人发问‘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国家接班人’。作为接班人的你们是否应该做安全出行的模范?是否应该严以律己地遵守每一项交通规则?如果你们连自己的交通安全都没法保障,前辈们又怎能放心把‘强国’重任交到你们手中?
为此,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文明绿色出行,争做出彩一中人。
1.不酒后驾驶、不疲劳驾驶、不超速驾驶。系好安全带,按位停车,不乱停乱放。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按照规定,凡酒驾醉驾受到查处的人员,其违法犯罪记录将直接影响本人及家庭成员诸多权益。也就是说,子女十几载寒窗苦读,在高考时取得较好的分数,本想报考军校或警校,但政审时,却因为父母的醉驾入刑记录而导致落榜。另一种情况,子女考上理想的大学后,想要入党或者考公务员,也会因为父母醉驾留下的污点,无法通过政审环节,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希望同学们和长辈互相督促,坚决做到遵守法规、文明出行。
2.走路时,要走人行道或在路边行走,过马路时,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不乱跑、不随意横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攀爬栏杆,遵规矩、保生命。
3.乘车时,等车停稳后先下后上;坐车时不要把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也不要向车外乱扔东西。
4.不要搭乘超载车或非法车辆,如摩托、摩的等。更不要坐农用车,尤其是人货混装车。
5.骑行非机动车时走非机动车道,不逆行,不违法带人,不越线停车,骑电动车时要自觉佩戴安全头盔。所有电动车必须上牌、拆除车棚。坚持绿色出行,家住附近小区的同学步行上下学。
6.为保障校门口学生上下学通道畅通,要求家长接送车辆尽量停在在离校门口100米之外, 即停即走。
7.在道路上遇到突发事件,要科学处置,寻求大人帮忙。
老师们、同学们,进入十二月下旬,天气会越来越冷,在紧张的学习中,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关注安全问题。要重视消防安全,寝室严禁使用各种违规电器、严禁使用明火,养成“人走断电”的习惯。要关注运动及课间安全,不做剧烈运动,不在走廊上追逐打闹,有冰霜的地方要绕道行走。要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积极预防冬季流行病、传染病,做好个人卫生,戴口罩,勤洗手,常开窗,多喝热水,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注意防寒保暖,秋衣秋裤别嫌丑,保暖防寒小帮手。
老师们,同学们,事故似虎狼,常在暗中藏,若是不提防,它就把人伤。美好的生活从安全开始,只有保证了健康和安全,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冬季校园安全工作,为构建平安校园、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