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未来。12月1日下午,寿县一中首届科技节开幕式在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王文永致开幕辞,对本届科技节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筹备和组织科技节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预祝科技节各项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王校长希望同学们通过参与科技活动,在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进一步树立科学思想,培养科学态度,养成科学思维;希望同学们对科学保持强烈的兴趣,多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多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积极实践,大胆想象,勇敢创造。

开幕式上还进行了科技节目的表演。高二(1)班邸旭伟、杨翼和时翔宇三位同学率先出场,表演了节目《碗里的编钟》。据邸旭伟同学介绍,这个节目的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其原理就是用筷子敲击碗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当向碗里加水时,音调就会不断降低,就会得到想要的音节。利用这个原理,三位同学在张成辉老师的指导下,还现场演绎了《少年》和《辞九门回忆》的乐曲,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生活中也蕴藏着许多科学现象,只要我们常怀一颗好奇之心,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发现生活的奥秘。”邸旭伟同学说。

高三(24)班高旭、龙涛、李治国、毕冬芹在赵绍奎老师的指导下,先后演示“火花放电”“富兰克林铃铛”“铝箔跳动”“天女散花”等静电现象。类似于闪电的火花放电,由起电机起电,储存到莱顿瓶中,当电量足够大时会出现火花放电;富兰克林铃铛实验将金属小球在两个莱顿瓶之间来回振动,发出了铃声;铝箔跳动实验室通过自制一个电容器,内部放一些碎铝箔,在电场的作用下出现向上跳动的现象。最有趣的是天女散花实验,铝碗在静电的相互作用下互相排斥,从实验者的手上飞出,实验者头发也会飞起来。
高二(5)班陈冉、陆忠麟、段立昊、刘翔四位同学展示了四台捍卫者一一小威奇系列机器人以及三台robomaster系列机器人。其中智能存钱罐、叉车寻线机器人、机械臂是在王燕老师的指导下,加上同学们自己的构思与创新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见各种难题,如怎样才能做出升降机的传动装置,如何接线才会更美观,还得对Python编程语言进行数次修正,以确保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而解决这些难题,便成了我们快乐的来源。在Python上‘挥毫弄墨’,在Mind+里大胆想像,在寻线图前满心欢喜,在竞技场中激情切磋。这不仅是通过人工智能的交互过程,更是我们不断学习,提高自己能力的途径,”陈冉同学兴奋地说,“令大家更为震撼的robomaster系列机器人,则是众多大学高校都在使用的竞技型机器人。‘4K实时动画’‘43个可编程化模块’‘红外探测追踪器’……它身上的这些‘黑科技’无不令我们惊叹。”
高三(10)班张俊超同学展示了四轴飞行器表演。四轴飞行器即FPV穿越机,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摄像头摄取影像后,通过无线电传输到第一视角眼镜中,使沉浸式飞行得以实现。“从天空向下俯瞰的感觉,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畅快。欢迎有更多的同学愿意参与进来,去拥抱没有极限的天空,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自由地翱翔。”张俊超同学热情地向同学们发出了邀请。
欣赏完室内的节目,校领导和同学们还来到学校景观渠和操场分别观看了《风动落叶收集船》和《动量守恒的实际应用——水火箭》表演。

深秋时节,校园的观景渠中飘满了散落的枯叶,高三年级张俊超、伊子恒、杜从宇、张宝灿等航模社的同学们除了感慨一叶知秋的意境,同时也看到保洁阿姨们站在渠边用耙子清理水中落叶的辛苦,于是萌发了制作一台水面落叶收集器的想法。在赵尹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去建材市场采购了PVC管材切割粘贴制作了船体,在网上请人帮忙打印了舵机转向系统,再配上遥控器和接收机便实现了远程遥控作业,最后在船体前段设计安装了一个简易的落叶收集网,风动落叶收集船便制作成功了。当风动落叶收集船将景观渠里的落叶收起来时,就连旁边观看的保洁阿姨也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轮到《动量守恒的实际应用——水火箭》节目表演时,天色已晚,但操场上仍然围满了好奇的同学。只见邵理洋同学握住气筒,缓慢而有节奏地向箭体充入气体。当箭体内的压强足够大时,邵理洋同学向解说员江乐同学示意,“五、四、三、二、一,发射!”随着发射器的触发,水火箭像离弦之箭一般窜出,直冲云霄。同学们的热情也被彻底点燃了,欢呼声此起彼伏,操场成了欢乐的海洋。“看到实验的成功,我心中感慨万千。从构想到实践,我们付出了很多,虽然有过失败,但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永不言弃。”邵理洋同学感慨道。
据悉,本届科技节的主题是“走进科技 共同参与”,时间为期一个月。学校将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现场科学幻想绘画比赛、科技知识讲座、科技观摩活动、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小养殖、变废为宝等,营造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让科学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