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第一中学团委规章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一、指导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立足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紧紧围绕“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坚持立德树人,紧扣时代主题,把握青年脉搏,切实发挥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组织提升作用,不断提高普通中等学校共青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扩大普通中等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有效覆盖面,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学生群众基础,积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工作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把准政治方向,落实党建带团建;
2、坚持围绕中心,服务教育大局,加强团教协同;
3、坚持直接联系、直接服务、直接引导学生;
4、坚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基层活力,支持基层创新,发挥基层首创精神;
5、坚持从严治团,做好团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注重从源头上从严管好团干部、团员学生、团组织。
第二章 组织设置
根据团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经上级团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团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团的基层委员会由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报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批准,每届任期3-5年。
团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均由团员大会选举产生,报上级团组织批准,每届任期1年。分别设置高一年级团总支部委员会、高二团总支部委员会和高三年级团总支部委员会。
学校各班分别成立本班的团支部委员会,如2020级1班团支部委员会。各班团支部设置团支部书记一名,组织委员1名、宣传委员1名、纪检委员1名以及文体委员1名。
第三章 工作职责
★校级团的基层委员会基本职责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二、做好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
三、加强学校团的组织建设
四、深化学生素质拓展活动
五、做好“团队衔接”
六、做好学生权益维护工作
七、加强对学生会的指导和对社团的管理
八、指导下级团组织开展工作
★团的支部委员会基本职责
一、思想政治引领
二、做好基础团务工作
三、执行落实"三会两制-课"严格团员教育管理
四、推动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
五、维护团员权益,力所能及地帮助团员解决实际困难
六、发挥班级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的作用
团员发展与管理
★团员发展
按照坚持标准、控制规模、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提高发展团员工作科学化水平。严格按照团章程序、有关规定和地市级、县级团委年度计划发展团员,采用入团积分制度,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程序严格、手续完备。新团员的接收必须经过团支部大会讨论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严格落实培养联系人制度、团支部考察制度,将是否参加过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活动作为考察内容之一。入团前要参加不少于8学时的集中团课学习。
★团组织关系转接
团员转学、毕业或就业,由学校团组织办理组织关系转出手续。团员到新学校、单位报到时须将团员证、团员档案等及时上交新的团组织办理转入手续。
★团费收缴
学生团员、教师团员按规定定期交纳团费。具体团费交纳办法和标准按照《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中青发[2016]13号)执行。
第五章 团干部选任、培养与发展
选好配强学校团委书记,并设一定数量的教师专兼职团干部和学生兼职团干部。团委书记按照学校中层正职干部配备和管理,出席或列席学校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可根据实际兼任德育部门副职。团委书记应由党团员担任,是党员的应作为学校党委(总支、支部)委员候选人选。
建立学生团干部工作例会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学生团干部开展共青团工作的成果及表现可记入学生本人综合素质档案。
团干部职称评定时,团的工作按一定比例折算相应的工作量。团干部的考核以共青团的考核为主要内容,考核结果和工作成果作为评聘职务和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工作保障
一、加强党建带团建
将中学团建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把团建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规划和年度考核内容。明确由一名校级领导分管共青团工作。
二、规范设置团组织
支持团组织按照团章独立自主开展工作,不得将其合并或归属于其他部门。
三、探索建立班主任兼任团支部指导员制度
明确班主任在引导、支持团支部工作开展方面的职能,相关工作统一计入班主任的工作量。
四、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推动共青团活动与学校相关专题教育活动的融合。
五、设施和经费保障
配备专门的团队活动室保障团校教学场地、社团活动场地等硬件设施。校级团委日常情况作为督导评估学校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专款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