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新入职教师职业素养,促进专业成长,8月30日和31日,寿县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寿县一中、寿县中学)举行2024年新入职教师培训讲座和交流活动。

王文永校长以《教师的幸福感和价值意义唯有投入其中才能获得》为题,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与新入职教师分享了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他说,年轻教师要从教学起步,从课堂成长,站稳讲台,成就学生,成就学校,成就自己。他引用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生三种境界,告诉老师们要不断地修行,要有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提升对教育的理解。他认为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理论思维,要用先进教育理论为教育实践导航,既要注重在教育实践中教育的积累,更要善于通过教育教学把握教育理解;要有整体性思维,教育不是孤立的,要将教育实践和教育发生的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细节,都放置在整个社会生态和教育生态的现实背景下,放置到历史和当下的时空背景下,去理解诊断分析;要有关系式思维,教学的过程一定是互动的、碰撞的、共同成长的过程;要有过程性思维,学生的成长进步是一个过程,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学习品质的形成、价值观的形成,全面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要有学术性思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进行学术性思维研究、分析、论证、总结、反思。在谈到对教育的体会时,他说无情怀不教育,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应为“侠之大者”,要有家国、仁爱、公正、坚守、奉献和创造;无爱不教育,教育不是单纯的血缘之爱、亲情之爱,而是基于责任和情怀的大爱;仅有爱做不好教育,教育需要智慧,让孩子在自由中学会规范,在规范中放飞思想。

张明辉副校长首先对“3+1+2”高考模式进行了解读,让新入职教师了解了新高考改革时间表、安徽“3+1+2”高考模式主要内容、“3+1+2”高考模式下选科原则、“3+1+2”高考模式下组合建议及寿县一中2024年高考成绩。他介绍了寿县一中教学教研管理常规,包括计划制定、备课、上课、多媒体使用要求、课堂辅导、作业与考试、教研和教学检查评估,此外还介绍了寿县一中规范考试和学科训练实施意见、寿县一中规范学科作业实施意见、寿县一中备课笔记检查标准等等。

循理书院院长李春鸣以《循理为道心中之光》为题,从学校历史和学校文化两大主题切入。李老师认为,教师的职业适应首先是文化的适应,新教师要适应的学校文化有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人际文化,有了文化认同,才能快速融入新集体。李老师建议新入职教师转换角色、制定目标、不断学习、有感恩之心,并希望他们能发扬“三牛精神”,即面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要,要争当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新形势,要争当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拓荒牛;面对学校发展、民族复兴的重任,要争当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

安徽省教坛新星,寿县一中历史教研组组长许发以《站稳讲台,当好“先生”》为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的讲话内容与新入职教师共勉,建议大家多倾听、多观察、多实践,少猜忌、少武断、少定性。他从突出教学业绩、彰显教育智慧、铸就教研品质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生活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的富足或贫瘠,更关键的是我们对待它的态度和心境。内心阳光,生活便处处充满希望。热爱生活、心态积极的人总能够看到美好。”许发老师希望新入职教师能珍惜岗位,站稳讲台,当好“先生”。

优秀班主任朱德坤老师以《启迪心灵 共促成长》为题,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新教师应争当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措施”“班级管理不能越界”“努力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六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建议新教师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可以更快地适应学校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真正地体会到教师职业的酸甜苦辣以及教书育人的快乐,实现教育梦想。

张开龙老师以《风物长宜放眼量》为题,从“发展历史”“学校成绩”“三年奋斗目标”“具体途径”四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寿县中学。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与新入职教师分享了“成功没有奇迹,只有轨迹!”“我真的真的很谢谢您!”“要感谢向你压担子的人!”“年轻人真的很可以!”四个案例,希望大家心怀热爱,踏实行动,做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情怀、有担当的优秀人民教师。

新入职教师通过岗前培训,增进了对学校规章制度、学校文化的了解,熟悉了教学规范的基本要求和新高考政策,初步掌握了班主任工作方法。希望每一位新入职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实现人生的升华与超越,收获作为教师的美好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