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寿县第一中学 >> 教学教研 >> 教研动态
站内搜索

安徽省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
来源: 寿县一中 张明辉   点击数:3647   更新时间:2010年06月17日
  一、试题中四个模块分值比例(共100分)
  经济生活分值28分,其中包括选择题的1至3题和非选择题的37题和38题的第(1)问;政治生活分值24分,其中包括选择题的4至6题和非选择题的37题第(2)问;
  文化生活分值20分,其中包括选择题的第8题和第9题以及非选择题的38题第(1)问;
  哲学生活分值28分,其中包括选择题的第7、10、11题和非选择题37和38题的第(3)问;
  二、试题涉及的知识点
  《经济生活》中考查的知识点有:商品流通过程中第一环节的实现条件;投资理财方式的风险排序;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
  《政治生活》中考查的知识点有:民族问题;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政府决策;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的相关知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相关内容。
  《文化生活》中考查的知识点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遗产;以及运用中华文化特征的相关知识点对问题进行分析。
  《生活与哲学》中考查的知识点有:唯物论中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论的实践观;辩证法中的矛盾分析法;历史唯物主义(包括价值观部分)。
  三、试题所呈现的特点
  1、稳重求变
  今年是安徽省自主命题的第二年,无论是试题的结构和各模块所占分值,还是试题的难度都和去年基本保持一致,同时,试题一改去年过于呆板的缺点,在选择题中增加了一道漫画题,考查就业问题,在非选择题中采用了图表题,考查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问题。无论是漫画题,还是图表题都能很好的考查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是今年政治试题的一大亮点。
  2、突出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依托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这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思路,同时又要突出考查主干知识。本套试题所涉及内容大多是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同时注重考查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理解、记忆和运用。例如对哲学部分的考查,要求学生必须正确区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实践的观点)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另外,要求学生对每个哲学范畴中的主干知识重点把握,而且要能灵活加以运用。
  3、试题渗透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关注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机械的教与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特别要求学生做到“三个关注”,要求学生在“三个关注”中理解、领悟、运用课本的相关基本原理和方法。
  例如选择题中的第2题考查投资理财的相关知识就是引导学生要关注我们的经济生活;选择题的第5题要求学生要关注国际社会,关注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关注我们的政治生活;选择题的8题要求学生要关注我们的文化生活。
  例如37题围绕居民生活及消费水平,设计了三问。其中第一问就是要求学生运用课本中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问题。第3问要求在解答上述两个问题的过程中,你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我个人认为本题的这一问也是今年试题中的又大亮点,这中提问的方式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试题本身也有一定的区分度。38题以上海世博会为背景考查相关知识。设计了三问:其中第一问结合同学的发言考查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第二问考查学生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要结合低碳经济;第三问考查哲学的实践观,从设问的角度也是在前两问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的综合性。
  除了以上,本套试卷非选择题六个问的共性特点:所有答案都是生成性,不可能照搬课本和其他复习资料的答案。这样的问题设置极力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课本纯知识。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无不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同时,设问方式也比较新颖、灵活,通过材料中隐含的“多个问题”进行多角度考查,考生需要根据设问中的指导语和对背景材料的分析,选定答题时所运用的理论知识和答题的方向和范围。再就是由于学科特点要求关注我国的国情、反映当前国家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和经济社会中的重大问题,并能够与相关的课本理论相结合。
  4、试题的不足之处
  与2009年相比,安徽地方特色试题较少,仅有38题,并且是以上海世博会为背景来设置的,而且与2009年安徽时政考查的落脚点几乎相同,仅局限于文化方面;同时也未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作为自主命题,安徽省近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在切入点等方面还是可以做的更好。另外,非选择题的设问角度方面可以再做拓展,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四、对2011年复习备考的启示
  1、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增强复习的有效性
  政治高考试题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各种背景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2011年的复习必须围绕基础知识的复习来展开,同时突出主干知识的地位和重要性,增强复习的有效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认为复习必须要有严格的计划性,循序渐进,有步骤的推进;其次复习必须要有完整性,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理清课本的知识点,不能有遗漏,同时在这一轮复习中要有高质量的训练做保障,可以有计划的进行单元训练和课时训练。而且第一轮复习要求老师和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可操之过急,要有足够的时间做保证;第二轮复习一方面要构建知识网络,另一方面要特别的突出主干知识。这一轮复习除了要有练习做保障在外,在时间上不可有的过多,要做到精讲精练;第三轮复习主要是时政的复习,时政的复习要求老师必须要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对时政专题作出筛选、归纳和整理,切记时政材料不加以选择,随意使用。
  2、紧跟时代、关注热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对时政热点的关注仅靠高考前夕时政专题的复习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说时政热点的关注要贯穿于整个复习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学生加以引导,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兴趣,另一方面发挥学生在时政热点关注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个人认为如果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每周的部分复习课的少量时间进行时政热点的讲演,同时对讲演的内容从政治教材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3、关注安徽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4、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总之,2010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题是成功的,既是对2009年试题的完善,又对2011年的复习备考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上一篇: 温家宝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下一篇: 《高中数学解题思维与思想》(共140页)

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 皖ICP备09011360号-1 皖六公网备3424012012033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寿县新城区楚都大道与状元路交叉路口 邮编:232200 电话:0564-2766233
Copyright @ 2009-2010 皖西电脑提供技术支持六安新闻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