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9日至8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合肥师范学院承办的安徽省2013年骨干班主任培训班。本次培训分为集中培训和岗位研修两个环节。集中培训时间是十五天,岗位研修为九月份一个月。培训主要涉及师德、安全教育、管理艺术等几方面。
本次集中培训邀请了众多教授和专家进行讲座并与学员交流。讲座具体如下:
《培训转型:为教师满意》 ( 宋冬生)
《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江芳) 《班主任的工作智慧》( 陈宏友)
《师德规范与践行策略》(韩传信) 《网络使用与中学生德育》(柯茂林)
《破冰携手 共创辉煌》(杨再勇) 《尊重 了解 教育》(李群)
《班级管理的策略与艺术》(吴秋芬) 《青春扬帆,心灵导航》(李群)
《学生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唐洁) 《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体会》(许祖国)
《充分发挥“基石”作用 尽情展示“五力”风采》( 顾晓惠)
《中小学班主任应当掌握的教育法律知识》(查海波)
《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学习问题分析》(陈庆华)
本次集中培训,合肥师范学院做了周密的安排。训前调查使得学习针对性很强,许多教授都是结合中学教育实际进行讲座,并与学员们进行深入交流。在学习方式上,除了听讲座之外,还确定了班委成员,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出简报,开展班级论坛。并组织学员到合肥一中进行实地考察。每天通过写参与录进行学后总结反思,并在学习过程中布置课后作业如撰写《我的教育故事》《班级活动方案设计》等文章。
十五天的学习时间很短暂,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能够抛开工作生活中的琐事静下心来系统地学习,我深感机会难得。这是一段让人难忘的日子,校方精心的组织安排,教授们精彩的讲座,来自各地的学员们开心的交流让人印象深刻。学员们通过培训丰富了理论知识,通过交流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正如班主任杨再勇老师常引用的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结果我们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但你用一种思想,我用一种思想,交换后,我们每人都有了两种思想。我想,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这种思想交流非常重要,智慧正是来源于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培训总结时一位学员说得很好:最终让我坚持下来的就是教授和同仁们为我们奉上的一道道心灵大餐。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班主任是一个平凡的角色,但在学校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工作很平凡很单调,但又充满了智慧。这里结合培训内容简单谈一谈我的认识。
一、 以严字当头,做学校管理的基石
这里说的“严”,并非指对学生的严格,而是指班主任对自身的定位和要求。
学校的立校之本其中之一就是学生。现代的学校一般以班级授课为基础模式,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生活安排大多是以班级为单位来组织实施的。学校所有的管理都是围绕学生而形成体制、网络。班级是学校教育结构中最基础的要素。而班主任则是学校教育结构网络中的一个个结合点。这一个个结合点就是学校教育教学大厦的基石。
班主任作为整个学校管理的基石,其作用和成长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班主任是学校政策理念的执行者,展示者,落实者,延伸者。因此班主任必须正确理解学校的管理理念,服从学校的管理理念;准确无误地将学校的管理理念展示给家长和学生;将学校的管理理念细化成班级管理的各项细则,实现学校管理与班级管理的无缝对接;将学校的管理理念与个人智慧完美结合,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到极致。另一方面,基石只有在大厦里才能有自己成长的空间。班主作应懂得借助学校提供的平台,如各种培训、会议,研讨课,结对子等,促进自己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纳入个人智慧才会加速进步。脱离了大厦,基石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班主任的成长发展自然也无法离开学校这样一个母体。
所以说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的行为和学校的理念保持高度一致,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是做不好班主任工作的,更是无法提升自身素质的。
二、 让爱心伴随,做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有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陶行知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育人,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进行品德教育。育人也绝不是仅仅靠强制的手段就能成功。班主任要懂得用爱心去关怀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形成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信任则是教育好学生的一个基本条件。调查表明,学生喜爱的教师的教学更有效,师生能够合作的教学会更有效。信任便是合作的前提。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心并不单是几句鼓励的话语。首先,班主任要有责任心,班主任把自己对幸福观、人生观的理解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让孩子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理解幸福、感受幸福、经营幸福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责任是班主任对学生爱的基本体现,试想连基本责任意识都没有的班主任,又何谈对学生的爱呢?其次,班主任要懂得善待学生,多一些“换位思考”,善解学生心意,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学生才愿意与你进行“对话”。还记得有位教授说过,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力,让我们张开双臂去迎接学生的错误。所以班主任在面对犯错的学生时,不能只是一味地批评,甚至体罚,要找到学生犯错的“缘由”,加以开化引导。
一位教育家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这样使得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培训讲座中,合肥三十五中许祖国校长介绍了他管理“西藏班”学生的一些经验,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总结时许校长说过这么一段话: “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学困”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微笑这些虽然都是举手之劳,但他们,特别是学困生,会因此对老师心有感激,这些都是帮助他们走出自卑怯懦的困境,恢复他们的自信的有效方法。
我想,爱心应该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尺子。班主任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以一颗爱心去播各异的种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用智慧武装,做班级管理的领导者
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的班主任。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不难,但要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则需要运用智慧来武装自己。能够将智慧运用到班级管理中,那必将会是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有人将班主任的管理形式分为五个层次,“艺术家式”班级管理,“管家式”班级管理 ,“朋友式”班级管理 ,“辅导员式”班级管理,“领导式”班级管理。我认为这种化分的方式很有道理。其实不难想象,“艺术家式”管理比较随心所欲、率性而为, 即是“凭个人好恶管理班级”,时间长了,班级的工作会陷入混乱。“管家式”班级管理,要么“严”,学生见了,怕死;要么“烦”,学生见了,烦死。班主任不能做“管家婆”, “从头管到脚”。用“管”的思想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朋友式”班级管理,这种班主任管理方式通常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原因是学生常常为别的教师所不容,或者为校纪校规所不容。“辅导员式”班级管理,基本上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实际上放任自流,最终乱成一锅粥。我认为最具智慧的班级管理是“领导式”的班级管理。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而且是领导者。领导式的班主任不是班级的局外人,而是班级的一名重要成员。师生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教师参与整个奋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都得到了发挥,而班主任作为领导者,其作用不可或缺。
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在管理班级时班主任需要协调授课老师形成合力,开展班级活动形成凝聚力,发掘学生发展的潜力,引领学生健康发展,而要解决好这各个方面的问题,方法很重要,恰当的方法则是来源于自己的智慧。还记得陈宏友教授在讲座中说的,优秀班主任的六种类型:母亲型、官员型、政治家型、领袖型、导师型、科学家型。我感觉这每一种类型的班主任之所以优秀都在于将自身特点与班级管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智慧。
面对不同的学生,教育管理的方式多种多样。班主任工作需要借鉴,但切不可一味模仿,要根据实际,开启自己的头脑,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道路。
合肥市一位中学校长感言让我记忆犹新:用心教育,用情教育,用智教育。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班主任的极致,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炎炎盛夏,暑气渐消,本次集中培训活动也接近了尾声。还记得柯老师宏亮的声音,风趣的语言;还记得顾老师丰富的管理经验,激情的演讲。回想自己的班主任生涯,经历过坎坷,也品尝过喜悦,但经过这次集中培训,我深深感到自己所做的,所懂的,其实还很少很少。带着本次集中培训的收获,我相信自己在班主任这条道路上会走得更加坚实!(杨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