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天道
文/李安棣
灵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历史上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真是让中国人扬眉吐气了一番,也使外国人大为钦佩。于是常听到有人说:“他真是替天行道呀!”那么,这其中的“天道”究竟是指什么呢?
既然造出了这么一个词,就要对它负责,对它的解释不能模糊。在《水浒传》中,梁山的一百零八条好汉的劫富济贫、反抗压迫,可谓替天行道。由此看来,“天道”的意思应该是按上天的指示做伟大的事业。然而在无神论的今天,“天道”的解释就只能是这么狭隘吗?
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根据南美洲等地大量的物种变异的事实,对《圣经》中的“上帝造人”等说法产生了怀疑。通过对标本和化石的比较、分析和研究,他认识到物种是可变的,所以他向当时盘踞在人心中的“神创论”发出了挑战。面对嘲讽、排挤,甚至迫害,他没有放弃,最终证明没有没有所谓的上帝,从而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此可见,“天道”并不在于上天。我们生活在现代,就应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天道”。其实由《水浒传》的主题就已经可以知道,只要做的事情是为大多数人谋福利,得到众人的支持和响应,人们就会给予“替天行道”的头衔,“天”表达的是人们最崇高的敬意。
同样,达尔文为了自己的伟大事业,不管受到多大挫折和打击都没有放弃过,这也是在行他自己的“天道”。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在这片天底下,我们都应该不停地想方设法到达“天上”,也就是我们的理想境界。“天道”,它离我们每个普通人并不遥远,因为每个人为自己正确的事情去努力就是在为自己的那片天空行道。河南一位叫余年的质朴憨厚的山村农民,靠走街串巷捡破烂,每周捐出15元帮助困难群众,10年来从未间断过,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最美乡村慈善家”。他不正是为自己的那片天在行道嘛!世间人只要都去行自己的正义之道,就没有超人凡人之分,就都是伟人。
或许你的梦想只是想像城墙根下的花草一样生活,或许你的梦想是要成为像马云一样的富豪,无论你是成为野草野花,还是成为风云人物,只要你“但求为世上更添温暖”,只要你坚持下去了,就是在替天行道。
现在,在这春光明媚的时刻,让我们举起右手指向天空,引领自己脚踏实地,行自己的“天之道”吧!
点评
这是一篇难度不小的层进式结构的议论文。文章在由林则徐的话引出中心论题“天道”之后,便先说古书上是怎么解释“天道”的,然后引用达尔文的例子进一步阐述现代意义上的“天道”其实在于“道”而不在于“天”,而所谓的“天”,只是一种敬意,一种境界,从而指出天道“离我们每个普通人并不遥远,因为每个人为自己正确的事情去努力就是在为自己的那片天空行道”。并引出结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替天行道”。文中例子运用得十分熨帖,信手拈来,使用自然。(循理文学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