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17年春学期第九周国旗下讲话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2306   更新时间:2017年04月17日
 专心致志  持之以恒

高一(3)班  曹青云 

大家好!今天晨会,我讲话的主题是: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我们每个人,都在追赶着生活的浪花,为自己编织着人生美好的图画。然而要想走上成功之路,还是必须依靠坚实的脚步。人们常说:“要想学得惊人艺,专心、虚心加恒心。”“不怕事难为,就怕心不专;只要人有恒,万事都能成。”对于成长中的人来说,培养“专一”和“有恒”甚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一个人今后的长远发展和事业的成功。

集中注意力是一种能力,它可以将思维与行动集中在某一特定目标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工作量日益增加,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已成为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我们可以将集中注意力想象成利用放大镜将阳光集中到一张白纸上,透过镜片将散射的光线能量集中起来,并且聚成一点——能量强大的一个中心点,迅速地让白纸燃烧起来。由此可见专注的力量。孟子对此有专门的论述,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谓“求其放心”,就是说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所学的东西上,也就是说要专心致志。孟子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说明专心致志对于学习的重要。从前有个叫弈秋的下棋高手,他曾教两个人下棋,其中的一个人专心致志,专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说也在听,但是一心以为有天鹅就要飞来,想拿起弓箭去射它。这样,他虽然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棋艺可就比不上前一个人。孟子讲了这个故事以后问道:“难道是因为这个人智力比不上吗?”孟子自己回答说:“不是的。”问题是在于这个人在学习上缺乏专心致志的态度。诚如孟子所说,学习假如缺乏专心致志的态度,那结果当然是不能成功。

这个故事的意义,在于叫人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但做学问,光专心致志还不够,还必须持之以恒。著名的史学家张舜徽教授认为:“一个人如果立志做成一件有益于人世的大事,必须有恒心、有毅力、有耐性、有信念,才能取得成功。”他在自传中,回顾自己长期自学的历程时写道:“少年时期,读古文辞,善诵长篇气盛之文,手抄熟读,不知费了多少心力。稍长,又喜阅览大部头书,从无畏难退缩之意。想起十九岁时读《资治通鉴》,日进一卷,经过七个月的时间,将二百九十四卷的大书,读完了,并且还写了简明的札记。后来年龄稍大,又发愿要通读《二十四史》,不畏艰难、不避寒暑,坚持不懈地认真苦读。从《史记》到《隋书》,都用朱笔圈点,读得很仔细;从新旧《唐书》到《明史》,也圈阅一遍。整整花了十年时间,终于读完了这部三千两百五十九卷的大书。——回忆年轻时候读大部头书,是用临阵对敌,打死仗的办法,去攻坚取胜的。既要有勇气,又有傻气,从来不感畏难怕苦,因而也就取得一些成果。”

从这段自述中,可以看到,张舜徽教授的毅力是多么的顽强,其持之以恒地倾心治学的精神,多么令人敬佩。孔子说:为学的道理,譬如挑土垒山,只差一筐土没有垒成山,若是停止下来,那只怪自己不肯前进;譬如平整一块土地,虽然刚刚倒上一筐土,如果继续前进,那便是自己勇于向前。无数事实证明,真正能登上学问的高峰的,并不是虽然已经取得了某些成就半途而废的人,而是能够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人。

一代文豪鲁迅说他的一生是小跑步度过的,他以他勤奋刻苦的劳动,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今天,我们纪念他,学习他,不要忘记他这样一段意义深远的话: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是的,一个人倘若不具备专心致志和持之以恒的品质,那么在学习、工作、和事业上是断然无法有成就的。同学们,学习或做事如果虎头蛇尾,不能坚持到底,必定会是功亏一篑。有为者必有恒心,不获成功决不罢休,而无恒心者往往半途而废,只能落得个前功尽弃。总之,“心专才能绣得花,有恒才能织得麻”。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必须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就事业。

上一篇: 2017年春学期第十周国旗下讲话
下一篇: 2017年春学期第八周晨会讲话

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 皖ICP备09011360号-1 皖六公网备3424012012033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寿县新城区楚都大道与状元路交叉路口 邮编:232200 电话:0564-2766233
Copyright @ 2009-2010 皖西电脑提供技术支持六安新闻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