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一天
明媚的太阳,明媚的一天,明媚的我。今天的我心情格外的好。因为今天要去清华和北大参观。这两所中国顶尖的学府,让我崇仰,也让我产生遥不可及的幻想,它们曾出现在我的梦里,可以称之为魂牵梦萦。
乘着心的快车,我们来到了清华大学,只怪学校太大,我竟找不到大门。嗯,环视一下天气,我觉得今天的天气用明媚来形容可能是浅薄了一点。火辣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照射在我裸露的皮肤上,让我从内心感到一股燥热。终于进到清华大学,清凉的空调冷气让我满足地发出一声喟叹。呵呵,不愧是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教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地下的123楼。跟随着教授,我们仔细地参观了清华大学材料系的实验室。一座座精密先进而又陌生的仪器让我眼花缭乱。也让我产生了一股莫名的敬畏之心,对于清华园的学霸们。在教授详细的讲解下,我努力地以我的小脑去理解,却也只能似懂非懂。而且每一层都有学霸们用废铁和车零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我全都用手机拍下来了,没有漏过一分一寸。中午,我们在清华园的园区大食堂就餐,饭菜分量十足。不愧是中国顶尖学府。
中午稍作休息之后,我们又来到美丽的北京大学参观。可这次就没有清华大学那次那样顺利了,由于参观人数太多,我们整整在烈日下暴晒了一个多小时。我整个人充满了怨念,抱怨连连,但当进入校园时,我却觉得这等待值了。整座校园古风十足,清风袭来,深绿淡黄的柳叶娑娑,这是夏日里的一抹清凉。
此行不枉。虽然我臭汗一身。
晚上,我们回到校园,又观看了《大国崛起》纪录片。第一集是关于海洋时代的,从中古世纪处于胚胎时代的欧洲社会一直发展到整个世界连接在一起,其中涌现无数英雄。心有沟壑,世界就在脚下。我想这是伟大的航
海家们的精神吧。
(时林芝 7月21日晚)
清北随感
清晨,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下了楼,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花香,仿佛草丛里飞出的精灵在挑逗。我们迅速排好队,上了车,便向着梦中的清北出发。
首站我们到了清华大学。一进入校园我不禁在心里感叹:真大啊!深入其中,看到清华路边绿树庇荫下的座椅,地上不疏不密的铃兰,燥热的心一下就安静下来。接着我们进入了清华的i—center,听了工作人员的娓娓介绍,一下领略了清华乃至国家科学技术的领先、尖端。我们还在清华主楼前照了大合影,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即使阳光微芒。
出了门后赶向食堂就餐,心里不免有些失落,没有好好看看清华的壮观、雄美。但我立志要再来一次,好好触摸清华的厚重。
下午进入北京大学。北大大门并不起眼,只是普通的学校大门。但进入深处,你会觉得在门外接受一又二分之一小时阳光的沐浴是值得的。
一开始我来到吕兆和大楼,浓厚的知识氛围轻轻地包住了我。向教室窥望,幸运地看到北大的学生还在上课。横穿整个大楼,出门立马看到开阔的草坪,将我的心田填满绿意。继续行走,看到小黄车,便骑了一辆。有了这一“利器”,北大之旅就变得顺畅多了。
骑着小黄车,我看到古榕树掩映后的北大古建筑。榫卯结构上篮红黄,飞天、祥云点缀其间,令人仿佛听到楼兰古楼上渺茫的歌声。接着前行,在微芒的阳光映射下,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眼帘。片片青砖黛瓦,鱼鳞状排列。飞檐是她的尾巴,飞天是她的眼睛。
最有名也是最令人流连忘返的,当属未名湖与博雅塔。未名湖是北大最大的人工湖,在阳光照射下,湖面上似有浮银,随波涌动。而博雅塔却如同未名湖的儒雅伴侣,静静守护着她。岸边的古柳树,枝条轻拂水面。自己也留下了足迹与笑脸。
依依不舍出了西门,回首一瞥。汉白玉石桥前的大礼堂威严矗立。再回望前方,心中暗暗发誓,三年后我会是主角!
花飘进梦中,拨动了心弦,微微颤动。嘴不自觉上扬,期待明天的开始。
(朱宇寰 7月21日晚)
随感
时间如一本新书,被人阅读着,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页会是什么,正如你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这本书被每一个人翻阅,却没有进度快慢之分。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有迷茫,也会有期待。就是这样,抱着期待,我们在北京一天天地过
今天应该是第十四天了吧。对于每一个创新班的学生来说,今天都应该是一个无比激动的日子,因为今天我们将要去参观清华北大——每位优秀学生都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早晨,我们迎着和煦的阳光,踏上了去清华的研学之旅。一路上,我们对即将见面的清华大学充满了好奇与期待。终于到了清华,果然不负我们这么多天来对清华的期待,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我们对清华多了几分向往。在清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了解到许多先进的切割技术与焊接技术,这都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进了清华的门,越来越想做清华的人了。
中午我们在清华大学用过餐后,去到附近的商城略作休息,下午我们继续踏上了北大的研学之旅。今天北京的天气,实在是热到怀疑人生啊,每个人都充分体验了“汗如雨下”。在近一个多小时的等待后,我们终于进入了北大的校园。到了北大,第一眼感受到的同样是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我和好朋友骑着共享单车在北大的校园里欣赏了许多美丽的风景,绕未名湖骑行一圈可以说是最难忘的了,感受到北大浓浓的历史文化氛围和丰富的人文底蕴。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快我们就结束了一天的研学之旅,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对清华北大这两所高等学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于无形之中,我们也坚定了心中梦想的方向,并更加努力地为之奋斗!
晚上我们在报告厅观看了《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影片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多样化的视野为我们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同时也介绍了海洋文明。
总而言之,今天一天的学习生活让我们受益多多,也为我们今后的高中学习生活打下了基础。
(陈秋怡 7月21日晚)
随感
晴空万里。沐着久违的暖暖阳光,伴着习习夏风的低吟浅唱,我们踏上了前往清北的旅程。大巴车载着几车师生的向往与希冀,一路欢声笑语,进发。
第一站,清华大学。想必我们其中有些人,对这所百年学府一直都是保持着虔诚的态度吧!毕竟,做清华人,是一种骄傲。入了清华,也就意味着有了更大更广的舞台,容我们成为最佳角色,回报国家,回报世界。我看到,清华大学的地下实验室里,在清华学长的生动解说中,一部分同学是那么专注,甚至是跃跃欲试,渴望动手实践,运转机器设备,将想象、理论具象化为现实。在这份全神贯注的背后,会有创新班的未来,会无限精彩,大开光明之路!
第二站,北京大学。进入北京大学参观之前,有同学调侃说:“我们是‘烤’进北大的。”别为了这个玩笑而不高兴,现实的确如此。顶着午后二三点的炎炎烈日的我们,好不容易才入了北大。在北大这一大校园内,同学们分头行动,前往各处,拍照留念。还记得,未名湖的清凉扑面而来,杨柳岸堤的长椅上,有我们定格风景的镜头。李大钊、蔡元培等名人的铜像,无不反映出北大人才的不朽风采。历史事件的纪念碑,诉说着亦是百年学府的北京大学,她也经历过多少沧海桑田……不错的,北大人和清华人一样,一直在继承着大学的优良传统,肩负时代的使命,自强不息。而以后的清华人、北大人,一定会是我们创新班里一些优秀的学生吧!
那所谓“最后一站”呢?抱歉,在创新班的面前,永远没有最后一站。正如今晚观赏的《大国崛起》第一集《海洋时代》一般,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西葡两国的崛起,启迪了我们,人类的开拓是永无止境的。而我们也应当如暴风雨中的航海家一样,探索不止,开辟属于我们新青年的大好时代!那就从创新班研学活动的第十四天开始,让我们接着扬帆起航,驶向理想的彼方吧!
(周晓乐 7月21日晚)
随感
清晨,昨夜的雨冲刷了空气中的闷热,空气格外新鲜清爽,空气中弥漫着不知名的淡淡的花香,扣人心弦。
早就听说清华的校园格外的大,百闻不如一见,即使沿着林荫道也走得大汗淋漓的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我们参观了李兆基博物馆,在馆中工作人员的介绍中,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机器人以及3D打印的知识,这让我们大开眼界。清华在世界上许多突出的成就,让我们惊叹于中国的科技发展的迅速!
正午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在人的皮肤上,让我们不得已到林荫下去躲避太阳的热情。一路上走走停停,终于在我们的坚持下,从清华徒步走到了北大,对于鞋跟比较高的同学,自然是一种痛苦并快乐的煎熬。痛苦是因为天气太热,路途遥远;快乐是因为他们即将参观他们梦想中的学府——北京大学。从东门进,我们参观了高大雄伟的博雅塔,接着走过去就是鼎鼎有名的季荷。我们既倾心于季羡林先生的质朴清远,也沉醉于先生笔下的湖光塔影松涛书生的燕园。今天我们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季先生门口池塘里的季荷。北大的每一个角落里都透漏着历史的厚重与质朴,极其富有魅力,想必在北大园中的学生们一定也受到了这种厚重与质朴感觉的熏陶,不然这里的学生怎么会如此人美心善呢!我们为北大的魅力所折服,在不知不觉中我落下了队伍,我询问了一位北大的小姐姐,她十分热心地为我带了路,顺利到达了集合地点。
黄昏的霞光照在天边,将天边染成了一匹彩色的丝绸,美丽无比,依依不舍中,我们离开了北京大学。
夜晚,星光璀璨,草丛中的虫儿低声鸣叫,月光似水,我们的思绪飞入了甜蜜的梦乡。
(李新怡 7月21日晚)
.png)
.png)
.png)
.png)
.png)
.png)
.png)
.png)
.png)
.png)
.png)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