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国旗下致辞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敬老新风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1773   更新时间:2020年10月19日

IMG_3268_副本.jpg

IMG_3284_副本.jpg

01

国旗下的讲话

IMG_3292_副本.jpg

IMG_3307_副本.jpg

IMG_3301_副本.jpg

IMG_3309_副本.jpg









IMG_3289_副本.jpg

国旗下致辞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敬老新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敬老新风”。


国庆节的喜悦还在继续,安静的心情释放着心的微笑。九月初九重阳节又将来临,身在异乡的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古代,重阳是团圆的日子,因为不能团圆,在外的诗人心中思念家中的兄弟亲人,写下了传世的诗歌。思念之心,字字显露真情:那是”但将酩酊酬佳节,重阳独酌杯中酒”的无奈;那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等待;那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美景;那是“抱病起登江上台”的忧思……那些温暖的、豪迈的、多情的诗句尽在耳边,将人们一颗颗柔软的心濡染得莹润浑厚。那象征延年益寿的菊花酒,将人们灿烂的脸庞映照得如花般动人。重阳节,这份情怀,如灿然的傲菊,馨香弥漫。


1989年,我们国家给重阳节赋于新的寓义,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老一辈为了我们国家的强盛,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们艰苦创业、辛勤劳动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当岁月的痕迹悄悄爬上那娇美的容颜,当山一样伟岸挺拔的腰身渐渐佝偻,当曾经火红的青春悄然离他们远去,他们却没有丝毫遗憾,没有任何抱怨。他们用那无私的奉献和深沉的爱心,抚育着我们成长,包容着我们的错误。如今他们老了,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照顾。


当你看到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翻阅年轻时的照片的场景,你心中可曾有过感动?


当你看到那一对年约六旬的老人身着大红的运动服在那奔跑的身影时,你心中可曾有过感动?


当你看到晨光中相扶的老人在风景中轻轻走过,笑容绽放在慈祥的脸上时,你心中可曾有过感动?


当然也有流浪在街头的老人,一脸人生的苦涩,和那渴望相助的眼神,我们的内心就真的没有泛起一丝波澜吗?


美丽的容颜在时光的海中被描绘成苍白和皱纹,每一纹,都有深深地爱呀。有一天你我也会老去,看看老年的亲人, 一晃几十年过去,那也许就是每个人的写照。人生最美夕阳红,世间最美老年花,没有人会永远年轻,老年人拥有的是智慧和经验,别说老年人爱啰嗦,每一句话里都有真情,别说老年人爱矫情,每一个字里都有渴望,只渴望想与子孙辈多点相处的时间,多一些相聚的时刻,可以知道孩子们的生活,为孩子们的幸福开心,为孩子们的难过忧愁。 多陪老人说说话,会有好处,因为明理和涵养在时光之海已浸入到内里,没有浮华,没有虚假。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榭登临处,茱萸香坠,祝所有的老年人如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阳红!同学们,重阳节一年只有一天,但是尊老敬老不仅仅是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一声问候, 一个微笑, 一个电话,也许老人们就能倍感欣慰和满足。贴心地捶背,温暖地搀扶,自然地牵手,能让老人们脸上绽放幸福的微笑。老人是我们的财富,他们的付出,是他们的培育,造就了今天的我们,同学们,让我们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永放光彩!







上一篇: 胸怀乘风破浪之志,心向无尽星辰彼方
下一篇: 新时代青年人的理想与担当

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 皖ICP备09011360号-1 皖六公网备3424012012033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寿县新城区楚都大道与状元路交叉路口 邮编:232200 电话:0564-2766233
Copyright @ 2009-2010 皖西电脑提供技术支持六安新闻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