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特别是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逐步形成“以老带新、互学共进”的教师专业成长工作机制,学校制定并实施青蓝工程,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统领,以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为依据,紧紧围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组织开展青蓝工程“结对帮学”活动,促使新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二、培养原则与目标
青蓝工程“结对帮学”活动中,指导关系的确立遵循自愿与学校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做到需要与可能相统一。通过“结对帮学”活动,力争三年内使新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过好“四个关”(课标教材关、教学方法关、教学质量关、学生管理关),争取一年合格,两年胜任,三年成为校骨干。
三、青蓝工程“结对帮学”活动职责
(一)指导教师职责和待遇
1.传授教学经验,提供教学信息与资源,推荐学习书刊,使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育理念。
2.每周检查新教师下一周的教案,进行具体指导,督促新教师必须先听课后上课。
3.每周至少听一节新教师的诊断课,一学期听课总数不少于20节,课后及时当面评课。
4.指导新教师科学设计学科作业,有效解析学科试题。指导新教师对大型考试(如入学考试,期中、期末考试,“联盟”联考)做好试题质量分析及考情分析。
5.指导教师指导一位青年教师的周绩效为2课时;指导教师指导两位青年教师的周绩效为4课时
(二)新教师任务
1.立足自身实际,制定自我职业规划,明确三年专业成长目标。
2.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提前写好下一周的教案并主动交予指导教师检查。新教师正式讲课前教案要由指导教师签审签字才能正式上讲台讲课。每节课后须写教学反思并自觉完成指导教师提出的技能专项训练。
3.教案必须为手书详案。
4.每周至少听两节指导教师的课,一学期听课总数不少于40节,并撰写听课心得。
5.做好期中、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每人交一份所带班级教学质量分析。
6.平时加强学习并注意积累资料,写好学习笔记。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业务比赛活动。
四、管理与考核
(一)考核方式和内容
1.过程考核:教导处、教科室和年级部每月的第一天统一检查指导教师的听课记录、评课记录表及新教师的听课记录和备课笔记等,并做好检查记录。
2.结果考核:秋学期和春学期期末对新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进行综合考核,两次综合考核的平均成绩为最终考核结果。
3.综合考核具体办法和内容(见附表)
(二)考核结果的使用
1.师徒结对期满(一个学年),根据考核结果评出“优秀指导老师”和“优秀青年教师”若干名,并颁发荣誉证书。
2. 获得荣誉证书的指导老师和新教师在年终考评、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3.学期考评不合格的新教师,学校将与其诫勉谈话,并督促限期整改,一学年不合格的新教师,学校将予以待岗或辞退。
4. 指导教师所指导的青年教师在学年考核中不合格,学校将取消指导教师资格。
寿县第一中学
2023年1月
寿县第一中学“青蓝工程”考核细则
根据寿县第一中学青蓝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对“结对帮学”活动中新教师的考核制定如下细则:
1.目标、计划制定(5分)。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出详细的自我奋斗目标和计划,目标和计划评为优秀为5分,合格为3分。
2.听课学习 (10分)。一学期听课总数不少于40节,并写出听课心得,少1节扣1分。
3.教案检查情况(5分)。检查结果评为优秀为5分,合格为3分。
4.命题与评讲(5分)。每学期至少要上交1份经指导师审核过的命题试卷(要有指导师的审核意见),并有附有讲评教案。检查结果评为优秀为5分,合格为3分。
5.学期期末的汇报课(60分)。汇报课的成绩=评委综合打分×55%。
6.教研活动(10分)。要积极参加教研及业务比赛活动,参加学校及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评比,校级2分,县级三等奖2分、县级二等奖3分、县级一等奖4分;市级三等奖5分、市级二等奖6分、市级一等奖7分;省级三等奖8分、省级二等奖9分、省级一等奖10分。(以上分数不累加)
7.教育教学工作小结 (5分)。在学期结束时要对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工作进行自我总结。总结评为优秀为5分,合格为3分。
本《考核细则》最终解释权归校长室。
寿县第一中学
202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