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接受教育,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同样,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可见,在学校管理中,班主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如何搞好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应当关注的问题,而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则是每一位班主任应当关注的问题。下面针对我校班主任工作谈两个问题。
一.目前我校班主任工作现状
1.班主任的配置
目前我校教学班共有87-90个(包括复习班),班主任中,中学高级教师占45%,中级教师占35%,初级教师占20%,其中大部分班主任是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中年教师,也有部分精力充沛,激情四射的年轻班主任。总体我校班主任队伍层次较高,配置合理。
2.班主任工作特点
从工作量来看,我校大部分班主任也都是教学骨干,除班主任工作外,都承担较重的学科教学任务,周课时数往往超出标准课时量。同时,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凡是涉及学生教育学习、生活管理的事情,事无巨细,都要班主任去做,去负责,班主任工作量大。从工作时间来看,我校班主任工作贯穿周一到周日的每一天,而每一天从早自习开始查迟到、缺勤,一直到晚自习看班到第三节结束,班主任的工作时间长。从工作难度来看,由于择校生、借读生占一定比例,学生基础差距较大,并且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增多,家庭教育往往存在问题,部分学生要么是在家娇生贯养贯了,自以为是,唯我独尊,不服管教,要么是颓废自卑,性格扭曲,好走极端。问题学生太多,班主任管理重不得,轻不得,做学生思想工作难以沟通。另外,我校学生大部分在校外住宿、就餐,给班级管理造成很多麻烦,班主任工作难度大。从工作责任来看,寿县教育希望在一中,寿县大部分优秀学生在我校,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家长不惜重金交择校费,把孩子送到我校学习,进校后,又想尽办法选择班级,这都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班主任的社会关注点高,责任重大。
3.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班主任不重视学习研究,观念滞后,工作方法简单,管理班级缺少策略,虽然工作很认真、很辛苦,但效率不高;二是少数班主任责任心不强,班级管理不到位,对学生思想状况不了解,班里出现了问题不清楚,发现了问题苗头不能及时解决,从而演变成更多的问题,更大的问题;三是有的班主任对待学生存在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偏爱成绩好的学生,歧视成绩差的学生,当两个班学生发生矛盾时,袒护本班学生,为本班学生开脱责任,在学生中产生不好的影响;四是年轻班主任往往经验不足,管理班级不知如何下手,处理问题急燥,好走极端;五是学校对班主任工作考评奖惩措施不到位,对于干的好的班主任表彰和奖励力度不够,干好干坏一个样,班主任的积极性、责任心没有激发出来。
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策略
1.加强学习,提高水平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形势下的班主任必须是“学习型”的班主任,一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二要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学习治班经验、工作艺术和育人方法,在工作实践中提高本领,增长才干;三要学习好的教育案例,学会写教育案例,从中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工作策略,积累经验,促进专业发展。(什么是教育案例?)
2. 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一名班主任,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时刻在影响着身边的学生,包括教师书写的字体,讲话的口气,做事的风格,都有学生去效仿,所以教育学生最好的方法是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力量,正所谓“身教胜于言教”。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因人而异,巧用批评
批评是教育管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评价。学生违反纪律,作为老师一定要严肃批评。孔子说过:“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但批评是双刃剑,批评的好,可以“治病救人”,批评不当,学生产生情绪。那么要最大限度发挥批评的积极作用,避免负面效应,老师必须做到因人而异,巧妙批评。因学生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批评方法。
(1)、对内向型的学生:这类学生胆小,平时少言寡语,接受不了强刺激,比较敏感,自尊心特别强。对他们要采用“和风细雨”的微笑方式批评,有时在课堂上只须点到即可,用微笑暗示、眼神交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告诫自己,老师已注意到了。也可以用通过表扬多数学生的优点,反衬少数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的表扬反衬法。与学生个别谈话时,可以先表扬他的优点,再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提出对他的期望。
(2)、对外向型学生:这类学生容易激动、发怒且难以控制,但平时活泼、好动、开朗,对他们要采用“循循善诱”式的批评。如:当学生出现不良倾向,可采用“我向信息”谈心法,通过学生行为,谈教师的感受和认识,如:“看到你这样,我很难过”,“如果我是你,我会怎么做”等等,来启发学生认识错误及其后果。也可以采用故事寓言启发法、角色扮演法、游戏体验法。这些方法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不会让学生反感,产生抵触情绪。
(3).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不妨试试“冷处理”,“沉默”的办法,当然这种办法不是对学生不管,放任自流,而是迂回战术,以揉克钢,俗话说:“沉默是金”,无言胜有声。
案例《沉默是金》片断
我班上有一个男生xx,有时很令我头疼:不爱学习,作业不做,课上老是违反纪律,随便讲话。开始时,我对他除了说教,就是处罚甚至惩罚,但收效甚微。有一天,他又犯错了,我将他叫进我的办公室,但他就是那样不在乎地等待我的批评。正好办公室没老师,我看着他,什么话也没说,就那样平静看着他,因为说实话,我不知道说啥,但是很奇怪那时我一点不生气。我发现,他慢慢有了变化,从刚才的满不在乎到有点局促不安。又过了一会儿,他低下头,偶尔抬头瞟一下我,我知道他在窥测我的内心,但我还是很平静地看着他的脸,就好像在欣赏一幅画。他的头越发低了,也更加不安了。良久,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你可以走了。”他抬起头惊讶地望着我。“你可以走了。”我重复了一遍。他默默地走了。但这次他竟连着几天表现很好,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后来尽管他有反复,但经过我又几次的沉默疗法,他变了。现在,他上课不再随便讲话,作业能按时完成,成绩也在慢慢进步了。
还有一次,班上进行测试,我事先说了复习范围,可我发现,学生普遍很自信,认为自己考好没问题,很少有人踏实复习。成绩出来了,整体情况很糟糕。发完试卷后,我发现学生很多都在看我,照常理该是说教的好时候了。我当时只是平静地看着大家,目光慢慢地移过每一个学生的脸庞,最后轻轻说了句:“好了,过去了,关键是以后。”自那以后,学生复习踏实了许多。
沉默有时也是一种力量;沉默有时更能使学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
4.互相信任,增进了解
心理学研究表明,信任能使人产生尊重感、亲密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激发个人潜能,只有互相信任,才能真心相待。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担任校长期间,非常精彩地处理了一件事:一天,他派一名曾是小偷的学生去几十里外取一笔数额不小的钱。学生不敢相信这种信任,认为校长在捉弄他。他问马卡连柯:“如果我取了钱不回来怎么办?”马卡连柯真诚而平静地回答说:“少说废话!既然委托你,你就去!”当学生取回钱后请校长清点时,马卡连柯说:“你数过就行了。”然后随便地把钱放进了抽屉。面对校长如此的信任,学生事后激动地说:“一路上我都在想,要是有人来袭击我,哪怕有十个人或更多,我都会扑上去,用牙咬他们,撕他们,除非他们把我杀死。”
读后我深受启发:为什么一个曾有过偷窃行为的学生能不为金钱所动,甚至想用生命来保护它呢?这是因为校长高看了他一眼。校长用信任架起了他与学生间心灵的桥梁,让学生感到了做人的尊严和责任。
5.严而不厉,营造和谐
中国有句古训:“严师出高徒”。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教师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两种心理,惧怕退缩心理和反抗抵触心理。这两种心理都会破坏师生之间的和谐,破坏师生亲密关系,甚至发生冲突。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而不厉,这样才能创造班级和谐,学生才敢和你讲真话,讲心里话。
6.组织活动,增强活力
班级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命脉,其根本目的是更有效地教育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许多知识,得到锻炼,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展示,激发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集体的活力和凝聚力。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活动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7.重奖轻罚,效果更好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最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们要贯彻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正面教育原则,如果一个班级受到表扬多,则这个班级学生思想品德、纪律、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因为表扬使学生增强荣誉感和自信心,扬长避短,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相反如果一个学生经常受到批评或惩罚,便会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抵触情绪,自暴自弃,很难进步。因此,在教育学生中少批评、惩罚,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
案例《用小纸条去拨动后进生的心弦》片断
学生A是个非常贪玩的男生,学习成绩较差。期中考试后,学校举行了篮球赛,他作为前锋进了四个球,为班级取得第一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班级赢得小姚明的称号!就在哪天晚上我递给他一张纸条:“你是很有能力、聪明的男孩,要不然你不会被大家公认是小姚明。如果能把打球的专注和一股拼搏的精神移一点到学习上,优异的成绩一定会使你更潇洒!老师期待着你的全面进步。”没想到这小小的纸条真的改变了他,期末时,他彻底甩掉了落后的帽子。当我在班上公布结果的时候,他的表情告诉我,这样做是对的。
小小的纸条,没有指责,没有嘲讽,推心置腹,情真意切,使厌学的开始兴奋,消极的有了朝气……小纸条给了后进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8.捕捉契机,追求效率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教育契机是很多的,但它稍纵即逝,做为班主任要能敏锐地抓住教育契机,及时采取行动,可使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1)新学期开始,不能坐失良机。开学初,学生心理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把新学期开始作为努力改变自我,争取进步的新起点。班主任要把握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帮助学生制定奋斗目标,学习计划。
(2)新生进班时,不管他原来表现多么差,都会萌发一切从新开始的向上心理,班主任要及时帮助他适应环境,多关注他,及时鼓励引导。
(3)每次考试后,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考的好的可能会出现骄傲自满情绪,考的不好的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不论哪一种情况,班主任都要及时引导教育。
另外,还有很多的教育契机,如,利用重要节日、集体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利用校内外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安全事件进行法纪教育、安全教育等等。
9.关爱学生,滋润心灵
世界因为有了爱才如此美丽,人类因为有了爱才会文明进步。教育应当是充满爱的事业,这种爱没有惊天动地的气魄,也没有令人瞩目的壮举,只有润物无声的永恒。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好孩子”。 作为一名班主任,关心和爱护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也是一个班主任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基础。
师爱应当是真诚的无私的。如果说母爱是孩子成长的摇篮,那么师爱就是孩子成长的原野。师爱是一门艺术,真正懂得师爱艺术的教师往往身兼“多职”——他是严父,又是慈母,更是指点迷津的兄长,能够交心的朋友,会治病的医生。要达到这种境界与具备这种能力,师爱必须是真诚的无私的。当学生感受到这种师爱,就会激发出他积极向上的热情和勇气,尤其是对那些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学生、残疾学生,这种师爱更为珍贵。你的一句关爱,一点帮助,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案例《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片断
随着年龄的增大,丽娜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她气恨——怎么一生下来就裂唇!她垮进校门,同学们就嘲笑她。她心里清楚,对别人来说,她的模样挺令人厌恶;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她肯定:除了家里人,没有人会爱她。二年级时,丽娜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老师长得很美,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她、尊敬她。但丽娜觉得没有一个人比她更爱伦纳德夫人。因为这里有个不一般的缘故——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一次耳语测试:孩予们依次走到教室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耳,然后老师在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一遍。可丽娜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她不愿把这事说出来,以免被人嘲笑。早在幼儿园时,丽娜就发现没人注意你是否真正捂住耳朵,而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测验时,丽娜都假装用手捂住了耳朵。这次同往常一样,丽娜又是最后一个。她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一般会说“天是蓝色的”或者“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
终于轮到丽娜了。她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然后,悄悄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她静静地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她的心田,抚慰了她那颗受伤的心,这句话改变了她对人生的看法。这位美丽而亲切的老师轻轻地说:“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
这短短的一句话,给了一个常受嘲弄的残疾儿童以震撼内心的巨大的欢乐和生活的勇气,丽娜从此不再孤独,不再自卑;因为她知道自己最爱的老师也爱自己。
师爱还应当是宽容的公正的。宽容是我们教育者值得重视的一个教育原则,作为班主任要容得下犯错误的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犯过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客观上说,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黄金和污泥混杂,阳光与阴影伴行,优点和缺点同在,作为班主任,年岁长于学生,阅历丰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应该允许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犯错误,并帮助其认识错误,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这是我们的职责。同样 ,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不歧视,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也是教育的基本原则。老师们都知道,由于受先天遗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人经历等条件的影响,同一班级学生在性格体征上、智力水平上、学习能力上、家庭背景上都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后进生”缺点比较明显,常常掩饰了他们的优点,自卑感掩盖了自尊心,自信心,即使有特长,由于存在自卑感也不能或不愿意表现自己。因此,班主任应摆脱有色眼镜的束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及时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促使他们树立信心,抬起头来做人。做为班主任,我们要爱“白天鹅”,更要爱“丑小鸭”,要真正做到“有教无类”,“爱满天下”。
宽容和公正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它是从善良的心灵中流淌出来的爱的泉水,它是从睿智的头脑中升华出的美的绿荫,它是一切幼小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呵护与滋润。大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也就拥有了未来。总之,爱,没有渗不透的空间,爱,没有跨越不了的障碍,爱,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的地图,爱,是架越师生情感的桥梁!只有爱的滋润,才能使可望的心灵更加健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