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寿县第一中学 >> 德育园地 >> 家长学校
站内搜索

家校联合 共建良性教育
来源: 寿县一中政教处   点击数:36021   更新时间:2009年06月17日
  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个时期面临着人生的一些新的发展课题,良好的教育与诱导,是他们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将关系到他们自身素质的加强和对未来的正确抉择。本人觉得对他们的教育取决于两个方面:家庭和学校。教育可以理解为教和育,只有两方面协调结合,才能打造出良性教育效果。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对青少年产生影响的最直接的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的自然结构是否完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调查表明:没有母爱或父爱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2、家庭气氛是否愉快、和谐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许多心理疾病是在不良的社会环境中,特别是在有冲突的家庭中滋生出来的。通常,遗传因素只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发因素,如果家庭环境良好,父母关系融洽、和谐,某些遗传因素就可能会受到抑制。家庭气氛和谐、愉快,孩子表现出自信、情感丰富、友善、乐于助人,家庭气氛紧张压抑,会使孩子产生压力和消极情绪,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3、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研究表明:孩子的许多心理健康问题都与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直接关系。家长态度不一致、压制、歧视、支配、溺爱、过于严厉、过于保护、忽视等对孩子的性格产生不良影响,易于使孩子形成某些消极的个性品质,进而影响他们个性的健全发展。
  4、家长的文化素质和日常行为,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身教胜于言教。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自己的孩子。
看来,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我们怎样打造出良好、和谐的家庭教育呢?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处理
  1、您的孩子长大了,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心理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个性开始表现,迫切需要社会对他们的重视和承认。在具体表现上,一是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有私人空间,不太听大人的话了;二是有时故意与家长、老师唱反调,对着干;三是注重外表打扮,在乎衣着和头发,喜欢结交朋友;四是思想活跃,不够集中,自控力不强,容易冲动,动不动就发火;五是关注异性,有意识靠近异性同学,送小礼品等。在这一特殊阶段,如果各位家长无视小孩的发育成长,还照以前的老一套方法教育和要求小孩,就很有可能激化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造成家长与小孩之间无法沟通,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正常教育。因此,当您的孩子已经进入学校时,您应该明白:孩子已经长大了!
  在这一时期,家长常见的误区是:不能正确认识孩子的成功和进步,在孩子取得成绩时没能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家长过分强调在家庭中的绝对统治地位和说一不二的作风,不能听取孩子的心声,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使孩子感觉仍在父母的阴影之下生活;家长与孩子不能进行比较平等的交流对话,不能使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仍能感觉到家长的引导和帮助等等。因此,家长应该有意识地注意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选择,注意孩子的行为,保持经常与孩子平等交流对话,过问孩子的学习、生活、交友,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把握孩子的成长脉搏。要学会相信孩子,欣赏孩子,赞誉孩子,鼓励孩子,启发孩子。赞扬和鼓励往往是孩子上进的最好动力,而没有原则的苛求和责骂则常常是孩子的灾难。相信您孩子的能力,相信他的成长,相信他的进步,相信他的诚实,就是相信了他的未来。
  除了要加强对孩子自身的自信以外,家长还应引导孩子建立对自己班级集体的自信,鼓励孩子相信老师和班主任,相信同学,相信班团干部,相信学校,相信自己在这个集体中一定能取得优良的成绩。要鼓励孩子尽快适应学校集体生活,多交良师益友,多向同学学习,多关心理解同学,有一颗宽容的爱心,有一颗上进的心,在最短时间里适应新环境和新的教育方法。
  2、您的孩子还是孩子,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面对孩子的成长,有的家长走入了另一个误区,认为孩子都上学了,无法管理他了,于是无原则地让步和妥协,对孩子纵容姑息,失去了一个家长应有的原则和立场。有些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百般纵容,甚至包庇孩子的错误,这样下去,很有可能使您的孩子走上迷路,其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孩子的家长,永远要对孩子成长负责。既要尊重,又要监管;既要放手,又要引导;既要教之生活,又要教之为人。
  3、家长也是老师,而且是第一老师。各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进入学校后,您仍然是老师,这个角色不能改变,也不应该改变。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您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也应随之进行相应的转变。
二.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承担的任务是教书和育人。育人的作用十分重要,培养出的人才应该德才兼备。下面浅谈一下学校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1、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影响。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是否正确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导思想的应试教育下,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布置大量作业,频繁考试,注重分数,这种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做法,必将使学生产生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始终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后果不堪想象,效果极差。
  2、教师教育态度的影响。
  孩子的心理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亲其师,信其道。不良的教育态度,如消极、缺乏耐心、横加指责、讽刺挖苦、不予理睬、主观武断等,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形成自卑感,产生不良情绪和不适应行为。处在良好的师生和同学中的孩子,情绪稳定、、乐观、容易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为了搞好学校教育,教师教师的能力必须有相应的提高,社会的变化教育的巨大发展要求教师实践以往未曾经验的教学方式,掌握相应的教学技术;要求教师抛弃传统划一的教学方式,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要求教师必须洞察每一个学生的特征,引发每个学生创见性的生成。
三、家长与学校老师之间的关系处理
  1、家长与学校老师是共同教育引导孩子的搭档。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学校和家庭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场所,因此,老师和家长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两个代表人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同一目标的,因此,家长和老师应成为教育孩子的搭档,对孩子实施全面的教育过程。作为家长应主动与老师联系,最好以面谈、电话、书信等方式每个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及时准确了解孩子的学习和表现情况;作为老师也应该经常向家长通报孩子的思想变化、学习进步和组织纪律等方面情况。家长与老师能成为教育搭档,有利于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2、学校老师需要家长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在教育实践中,老师工作是千辛万苦的,因为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大群孩子。老师的付出实在是太多了,没有一颗乐于奉献的爱心是无法做这项工作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他们也是孩子的父母亲。因此,我希望各位家长要理解和尊重老师。家长应该怎样做呢?一要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多向老师学习;二要教育孩子热爱学校、热爱班级,遵规守纪;三要自己尊重老师,重视老师的劳动,尊重老师的人格;四要实事求是汇报小孩的学习、生活和表现情况,不要隐瞒,更不要欺骗老师。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有些家长是不懂尊重老师的,动不动就指责老师行为不当;有些家长只听孩子的一面之词,不分青红皂白,常常责问老师的工作;有些家长与孩子一道瞒天过海,为孩子的行为辨解。家长不尊重老师工作,不利于做好孩子的教育引导工作。
   3、学校老师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因为通过三年的教育,要把孩子塑造成一个合格的劳动者。我们首先要以师者、长者的身份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俗话说得好:“成事先成人,成人品为先”。我们引导学生“堂堂正正做人”,做一个有情感、有责任感、有爱心、有远大理想的人。在教育实践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老师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希望各位家长以孩子教育成长为重,以做人大局为重,理解老师用心良苦,支持老师的育人工作,正确处理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矛盾。当孩子对学校工作和老师工作有意见时,希望您能冷静思考,多方面分析,及时与学校联系,与老师沟通,千万不要单方面听取意见,更不能单方面采取行动,要相信学校和老师能公平、公正、公开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我们始终相信理解万岁,沟通万能,合作解决一切矛盾和冲突。
  通过上述分析,我认为,要使孩子得到良性教育,让孩子健康发展,家校作用同等重要。二者密不可分,相互协调,相互沟通,才能给孩子健康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的人才,从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同时,实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
上一篇: 抑郁症低龄化与家庭有关
下一篇: 劝告父母,家庭教育要避免几个误区

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 皖ICP备09011360号-1 皖六公网备3424012012033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寿县新城区楚都大道与状元路交叉路口 邮编:232200 电话:0564-2766233
Copyright @ 2009-2010 皖西电脑提供技术支持六安新闻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