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安徽省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也是安徽省自主理科综合命题的第一年,不管是试题的呈现形式,还是命题的立意等都从一定高度体现了化学学科新高考命题的发展与创新,在形式和内容上既有向先行省份学习的影子,又有自身的特色,既体现了平稳过渡,又昭示出新高考在安徽的变化以及趋势。体现了适合安徽省省情的的高考化学试题编制走向。纵向整体来说稳定为先,稳中求变。
一、试卷结构稳中有变
从整套试卷的结构来看,2009年和2008年不是完全一致的。生物、化学、物理各学科试题的数量及赋分出现变化,生物6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共90分;化学7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共100分;物理7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共110分。各学科内容的编排顺序没有变化,第1卷按生物、化学、物理顺序编排;第Ⅱ卷按物理、 化学、生物顺序编排。提升了生物的比重,降低了物理的比重,对化学影响不大,化学由08年的108分改为100分,化学100分其中主观题42分,客观题58分,25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以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电离能17分,26题考查有机化学12分,27题考查无机推断的信息框图12分,28题实验探究题1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