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寿县一中高三(13)班班主任刘永义老师
今年37岁的刘永义老师思维敏捷,谈吐间有一种自信。刘老师1995年从六安师专地理系毕业分配到保义中学工作,后被选聘到寿春中学。2003年全县选招,刘老师从寿春中学跨进百年学府寿县一中的大门。环境变了,教学的对象变了,层次高了,但刘老师的进取精神没有变,他先后进修了安师大地理系、中文本科(自考),充电加压,开阔视野,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他所带的班级被学校评为“优秀班级”;2008年,刘老师被评为县级教坛新星;2009年度,荣获全市优质课大赛第二名。
作为高三地理教研组长、文科备课组长,刘永义要教3个班的地理,带三(13)班的班主任。教学任务十分艰巨。他能认真地处理好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班里有32名同学达本科线,刘老师带的高三(14)班李娅同学以576分的优秀成绩被北京外交学院录取。
在采访中,刘老师告诉记者,做为一名班主任,要热爱自己的班级,要有爱生如子的心境,要贴近学生,研究学生的动态,发现学生的起伏波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杨璐璐同学在几次模考中状态不好,心灰意冷,认为高考不高考都一样,想放弃高考。刘老师就结合自己读书成长的过程,做杨璐璐的思想工作,告诉小杨同学,高考其实就是人生的一场战斗,学生也要象战士一样去拼搏,绝不能轻言放弃。在高考前的三个月左右时间里,小杨同学调整了心态,积极备考,以548分的优异成绩达到一本线。
做为一名班主任,刘老师探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心理调节计划。刘老师发现,很多同学从高一到高三学习节奏很好,基础不错,但高考不理想。他就在高三下学期夯实基础时给学生施压,在高考临近时,减少强度,适当放松。后期临考一个月前,开展自信教育,给学生鼓劲,让较差的学生都有上考场一拼的冲动,这样平时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结果也考得很好,象张云同学考了525分、陈丽同学考了501分,均达到二本线。
在一次主题班会上,刘老师用简笔画画了7个脚印,代表7次月考,最后一次画得是起跳的动作,这样的辅导和引领,让学生对班主任有依附感、依赖感,因而产生的动力也是巨大的。
做为一名地理教师,刘永义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他在教学上始终关注三个环节:第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做到清晰、准确、到位,传授的答案可以做为高考的正确答案,不误人子弟;第二,注重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对教学的核心能力如图表、图像、地图、政事资料都渗透到教学中去。第三,注重知识的牵移运用。将理论知识带入案例,通过案例的解析再回到知识点。在强调关键知识的时候态度要严肃,课堂节奏放慢,以吸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传授案例,引征事例时,做到气氛放松、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开阔视野。
今年是新课改实施和安徽省自主命题高考的第一年,面对取得的成绩,刘永义老师没有懈怠。刘老师说,面对新课改,还要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