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寿县第一中学 >> 教学教研 >> 校本课程
站内搜索

地理:2017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分析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3176   更新时间:2017年07月08日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地理试卷分析

     ——稳中有变,能力创新

 ◆ 寿县一中高三地理组

 

2016年相比,今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稳中有变,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前提下,对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不少考生反映,题目创意较新,难度不小。全国卷参考考纲要求,精选考纲内容,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真实场景,突出考察了考生的地理素养,实现了高考的价值导向和选拔功能。

一、试题内容体现大纲主干

2016年相比,今年试卷结构总体稳定,略微进行了微调。主要表现为一下三点。第一:综合题由去年的三加四模式,变成了四加四模式,比去年多了一小问;第二:综合题中选择型的开放试题没有考察;第三:选修部分删除了“自然灾害与防治”内容,变为生态和旅游二选一。

今年的地理试题延续了新课标卷的特点,选择了距离考生比较近的生活素材作为题目背景,借此考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选择题的第一题绿化带和第二题海德堡印刷机,第四题组的葡萄越冬保温技术,综合题的剑麻问题等,通过真实的生活背景,用一条主线,层层设问,由浅入深,帮助学生理解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用已学知识一步步探索解决地理问题,锻炼了其地理素养。

高考作为知识点的抽样性考试,不可能所有知识点都面面俱到,但主干知识的考察一直以来都是重点。今年试卷中,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自然地理知识依然是重点,而城市与城市化,农业,工业等人文地理知识也都有涉及。通过人地关系主线,以区域为背景载体,联系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将这些知识落实在实处,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在必修中,除了地球运动,人口,交通之外都有涉及,考察了考生知识的全面性。选择题的一,三,四题组和综合题第二题组主要考察的是自然地理知识,剩下的主要都是人文地理知识,自然地理分值略大于人文地理分值,这点和去年的全国卷有区别。

二、地理素养的渗透符合课改要求

地理信息的获取在这张试卷中体现得非常全面,有文字材料,景观图,坐标图,区域图,示意图等,通过对相关信息的获取,多个角度考察考生在短时间内的提取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搜寻并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迅速解题。如选择题第二题组运用的补给与蒸发的关系原理;第二小题实际蒸发量,水源和蒸发作用关系等等。综合题需要掌握描述解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试卷有很好的区分度和选拔性,有利于优秀考生的脱颖而出。

今年的试卷题组都是以区域作为情境信息的载体,考察区域认知地理素养。考生通过去区域地理信息的判断和理解,判断地理各个要素的时空变化。如选择题的第四题组,通过葡萄越冬的背景,结合丰,枯年份的平均气温的变化和丰枯雪年的保温膜气温的变化等信息作为解题的突破口,最后做出正确判断,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综合题第三十七题,考察人类活动对自然带的干扰,运用的是人地关系主线。还有选修的生态和旅游内容,无不渗透人地观念的地理素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核心就是地理素养的培养,试题通过核心素养的渗透,引导和改变着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应该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夯实学科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从近五年全国卷地理试题来看,双基在命题中起了重要作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训练、基本技能的培养是教学中的两个基本点。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第一轮复习更要扎扎实实不能求快,教师精讲,发挥学生主动性,对概念、原理、方******区分透彻。不管试题的背景材料、问题立意、设问角度多么新颖、多么深,都可以在课本上找到对应的案例和知识点,将考察内容落实在课本上回归课本,读懂课本,吃透课本,是重中之重。

2、重视地理原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分析
全国高考强调运用所学原理去分析、评价和解决实际中的自然和人地关系的能力。每个原理都可以有不同的背景题型来设问,所谓的新题型也大多由此衍生而来。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掌握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原理以及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原理;培养学生对教材中的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演变、地理规律等基本知识的归纳和理解,应用规律、原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3
、重视培养地理各种信息载体的读取能力
地理图表等载体是地理考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理图像等载体中提供了比文字描述更为丰富的地理信息。从地理图像等载体中正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历届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一个重点。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系列特点整理各类图表资料,强化读图训练,加强多种地理载体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
4
、精选精练精讲,注重学科能力培养
在注重考查能力的今天,要求学生必须理解吃透基本原理、基本内容,才有可能应对以后的高考。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做到讲解少而精,有重点、有难点各个击破,特别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练习题处理要有的放矢,不能搞题海战术,要有选择订复习资料,精选习题,学生练习教师必须讲解处理。针对地理又文、又理的特点,同学们一定要在理性思维分析上下工夫,突破文科学生的薄弱环节。多想,多理解,多分析,多表达。

5、联系生活,关注社会
地理学科素养的核心之一在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新教材从内容上也突出了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高考改革的特征之一也在于贴近生活。。在今年的考试中更多的都是现实背景的实际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去接触、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一些热点和焦点,重视生活地理教学,让学生感觉到地理来自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上一篇: 历史:2017年全国1卷历史试卷分析和2018年备考建议
下一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全文)

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 皖ICP备09011360号-1 皖六公网备3424012012033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寿县新城区楚都大道与状元路交叉路口 邮编:232200 电话:0564-2766233
Copyright @ 2009-2010 皖西电脑提供技术支持六安新闻网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