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 寿县一中高三化学组
2017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今年是安徽加入全国高考的第二年,相比前两年,2017年理综化学试题整体保持全国题的风格特点,延续了近年对化学主干知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察。
一、试题特点:
试题基本遵循“立足基础、稳中有变、突出能力、变中有新”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核内容紧扣教材,严从学纲,重视应用。整体难度较前两年有所上升,更加注重对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生产的综合应用,进一步加大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和生产,更要服务于生活和生产,注重化学学科的价值取向。
二、试卷结构:
2017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仍然按以往的7+3+1模式(7个选择题共42分,3道必做大题共43分,选考题15分)。选考题依据2017年大纲删除<<化学与技术>> 模块由原来“三选一”变为“二选一”,考生从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和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二选一。
三、考察内容:
(必考部分)试题更突出了主干知识考查,知识覆盖面广试题涉及的知识内容覆盖了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每道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明确、具体、突出了所考查范围内的主干知识。例如第7题有机高分子,第8题实验基础,第9题有机基本概念,第10题实验基础,第11题电化学原理,第12题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原子结构及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性质,第13题电解质溶液。第26题以“凯氏氮法测定以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为背景考查实验基础知识和定量测定。第27题(2)(6)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5)ksp的简单计算。第28题(1)中酸性强弱比较,(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中转化率和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等均属于中学化学主干知识。经典题型延续考查,如第7题、第9题有机化学,第8题、10题的化学实验基础,第11题的电化学原理,第12题的元素周期,第13题的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27题的工业流程题,均为历年常见题型,也是学生掌握较好的题型。选修部分的题型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动,所考查的知识点都是考生平日复习中常见的。加大了对有机化学和实验基础的考查,没有考查历年必考的阿伏加德罗常数。
(选考部分)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题第一问有点出人意料,避开了核外电子排布等化学用语,考察紫光的波长,学生有点措手不及,考查了金属晶体K和Cr的熔沸点分析,I3+的几何构型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晶胞分析等;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选做题以合成已知结构的光电材料为背景,需要在理解信息反应原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正推法推断出合成路线,题目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快速理解能力,不过两个信息反应“环加成反应”和“羟醛缩合”,都是我们平时课堂学习过程中强调过的重点内容,如果理解透彻,这道题难度就会降低。同分异构体书写和特定目标物质的合成的流程设计依然是考察重点也是考生普遍感到难以得分的问题,但今年有机试题并未要求写出全部同分异构体,变相降低了一点难度。
四、备考启示:
1、高三复习中挖掘教材中的试题素材,以课本内容为载体重视知识的迁移,对核心知识重点强化,对经典题和教材所有素材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提升学科能力。
2、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科内综合能力及学科间的渗透交叉,例如选择题第8题是文献中化学知识 (文言文知识)和《物质结构》选考题的第一问和最后一问分别考察了紫光波长范围(物理学知识)和晶体中的坐标平移问题(立体几何知识)。
3、重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特别是初中化学中实验内容值得重视,例如今年选择题第10题关于启普发生器的使用和氢气的验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