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校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寿县一中高二创新一班的郑原野,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勤奋实现梦想,努力铸就辉煌》。
“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习近平主席在同北大师生座谈时如是说。从古到今,能够被载入史册的伟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勤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因为有了司马迁十四年永不言败的坚持,才造就了史家之绝唱的《史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正是因为有了战士们二万五千里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奋斗,才铺垫了将来革命的胜利;“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正是因为有了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隐姓埋名,在沉默中奋斗,才让华夏儿女在罗布泊的那一声巨响中挺直了脊梁。然而刻苦努力,勤奋上进并不应只属于那些历史人物的背景故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将其代入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
勤奋是实现梦想最基础的要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由此可见,只有目标搭配上了勤奋,才能抵达梦想的彼岸。爱因斯坦说:“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勤奋。”我们往往把爱因斯坦视作一个为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天才,但其实他在像我们这么大的时候考试也经常不及格。在接受了他父亲有关以己为镜的教育以后,爱因斯坦意识到了勤奋的重要性,最终成为公认的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我们的共同点,是都想做第一个看到黎明的人,但是有时我们却是只注视着前方而忘记了迈动脚步。平日里老师经常会告诉同学们准备一个错题本,把每次的作业、试卷上的错题和必要的知识点课后整理在错题本上以便复习,但有的同学总是觉得太麻烦,没有必要,有抄题目的时间不如拿来多刷几道题。这其实是认知上的一个弊端:发现错误后的一段时间里你可能会对它有较深的印象,但时间一久印象便会淡化,机械做题反而更加大了你选择错误的可能性。每次考试结束对过答案后,有的人用一小时甚至一天来抱怨自己,遇到同样的题下次还错;有的人及时找出错误并整理和修正,再做类似的题得心应手。将勤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要做满嘴口号的空想家。
勤奋是实现梦想最有效的途径。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茶话会上提出的“三牛精神”,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头牛就是“艰苦奋斗老黄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正是因为全社会都洋溢着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我们才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中国才得以在世界舞台上焕发光彩。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自小经历了战乱、饥饿的痛苦,毕业后他决心选择农学研究,在试验田间默默无闻勘察了十一年,期间多次遭受冷落和嘲讽,但他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培育出杂交水稻,解决了几千万人的温饱问题。也许你会觉得有时候并不是勤奋就一定能解决问题,你的身边总有几个同学看起来学习没有你用功却有着比你更好的成绩,但这其实只是在面对失败时你为自己找的一种借口。想想看,自己在学校是否利用好了每一分时间?你是否早读课大声朗读,不睡觉不聊天?是否在做操的课间带上了一本小手册,在等待时阅读积累?上课时是否专心致志,跟着老师的课堂节奏踊跃发言?当别人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付出了比你更多的汗水时,他们就会更接近成功彼岸。所以从今天开始请你拒绝拖延,晚上回家后不要再消磨时间,勤奋刻苦为青春涂上奋斗的底色。也许有的时候一分耕耘不一定就有一分收获,但是如果一倍不够,那就付出十倍、百倍于人的努力,十分耕耘,必将美好。
勤奋是梦想征途上最高大的灯塔。世上有两种耀眼的光芒,一种是太阳,一种是上学人拼搏的模样。既落江湖内,便是薄命人,有老鹰振翅高飞便可抵达金字塔顶端,同样也不缺乏蜗牛风吹日晒在塔顶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我们设定不了我们的出身,我们的智商,我们也许会羡慕那些有着更好剧本的人生。但是,没有谁的剧本值得羡慕,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把自己的剧本给演好。
翻过高山,正遇江海。行过雪原,正逢花期。古有西楚霸王项羽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今有我寿县一中学子竭尽所能破碎波涛。“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面对那个时代的天地不仁,大道无光,鲁迅在《热风》中呐喊道:“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雄鹰不因暴风折翼,狼群不因长夜畏惧。如今前途正一片光明,我们更要做埋头苦干的人,要做拼命硬干的人,用勤奋书写青春,用努力浇灌花朵。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投身天地这熔炉,总有些梦想和意志,会因此薪火相传。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