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关健在教师。可以说,没有教师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没有学校的科学发展。 目前我校一线专任教师246人,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的教师有108人,占一线教师的43.9%,31-40岁的教师有75人,占一线教师总数的30.5%,青年教师已成为我校教师的主体,也必将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为了加强师德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按照校党总支的布署,我利用与教师个别访谈、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家长座谈会以及推门听课等形式就我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现状以及专业水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目的在于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教师队伍现状的第一手资料,为今后我校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有益参考。 一、在职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及专业发展现状 从调查结果看,我校专职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水准总体上与2008年修订的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要求相符合,绝大多数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工作态度及教育潜能受到同行、家长、学生的充分肯定。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勤奋敬业,爱校如家,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们思想观念新,知识更新快,善于接受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他们专业基础扎实,进取意识强,工作有激情,教学有亲和力,能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打成一片;他们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虚心向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他们能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积极探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形成教育合力。但是,调研中也发现少数青年教师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少数青年教师工作吃苦耐劳精神、持之以恒精神以及脚踏实地精神不足,工作时有情绪化的倾向。 ②少数青年教师专业基础知识不厚实,缺乏对新课程、新教材的足够驾驭能力,课堂教学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过程现象,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③少数青年教师自我意识强,但集体合作意识有待增强。在集体备课、课题研究,听课评课活动中缺乏主动参与意识,缺乏主人翁责任感。他们往往注意眼前的个人利益、忽视学校长远的整体利益,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 ④少数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缺乏,工作方法简单,与学生、家长缺乏应有的沟通与交流,遇到突发事情,教育教学应变能力不足。 二、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事业成功,关键在人;学校发展,教师为本。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此,校党总支及行政组必须实施“四轮齐动”战略,加强师德修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营造融洽的氛围,用和谐的环境影响人;树立师表形象,用崇高的精神塑造人;深化校本教研,用娴熟的师技说服人,打造品牌教师队伍,以此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学校要通过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支职业思想稳固、专业知识扎实、教育教学能力见长的青年教师队伍,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强化思想带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必须加强师德师风教育,通过思想教育让青年教师树立为人师表,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念。学校要上好新教师进校第一课,由校长、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有经验的骨干教师通过茶话会、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办学传统教育,教育教学常规教育,帮助他们搞好职业规划,确定未来人生奋斗目标。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安市中小学教师违反从业规定行政处分办法》、《寿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办法》等教育政策法律、法规,不断增强他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依法治校,依法施教意识。通过开展“师德教育论坛”,向陶行知、孟二冬、谭千秋等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等活动,让广大的青年教师在工作中积极弘扬八种精神:即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献身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勤思善究,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不计名利,甘居平凡的奉献精神;不折不挠,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不甘落后,敢争第一的进取精神;加强研究,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终身从教,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与付出,为学生一生奠基,对学生未来负责。 2.强化管理驱动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关键是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学校党组织和行政组要围绕“三育人”即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坚持以法治校,以制度促管理。首先学校要制订《青年教师培养实施方案》,建立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相结合的“传帮带”制度,促使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目标规划与设计。其次要逐步建立健全教育教学常规制度及奖惩制度,如《寿县一中教学管理常规》、《寿县一中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寿县一中教师量化考核办法》、《寿县一中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寿县一中高考成果奖励办法》等,通过制度设计,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竞争氛围,充分调动教师潜能,最大限度激发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再次要建立校本培训机制。学校要制定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组织和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引导青年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要加强青年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加强教研组工作的考评,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让青年教师担任主讲人,促使青年教师在研究中成长。 3.强化激励调动 青年教师的培养要与构建和谐一中、人文一中相结合,要注重对教职工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一是政治上多关心。学校党组织要重视青年教师组织发展工作,通过上党课,建党积极分子培训等工作,加大党员考察培养力度,把青年教师培养成为优秀党员骨干教师;要通过开展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及先进班主任评选等活动,增强青年教师职业荣誉感及使命感;二是业务上多指导,工作要敢压担子,放手使用。要实施“一年入门,三年过关,五年成熟,七年成为骨干”的“一三五七”培养计划,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教学大赛,论文评选、教坛新星及学科带头人等评选活动,在竞争中提高业务水平;要采取“压担子,让位子”办法,让青年教师担任年级组长、学科组长、教改班班主任及承担毕业班教学工作,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三是构建以学生评价及教学实绩为主体,辅之以教学检查,推门听课,教师工作量为内容的教师评价体系。通过教学评价,激发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热情。四是生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交流,学校对青年教师工作上取得的任何成绩要通过不同方式予以及时表扬鼓励,主动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帮助青年教师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后顾之忧。 4.强化新老互动 学校党组织和行政组要制定“以师带徒,以老带新”的培养方案,选择思想好、业务精、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导师,实行“一帮一”导师制,充分发挥中老年骨干老师传、帮、带作用。学校要通过新教师拜师会、结对子,对青年教师各教学环节进行指导。要把青年教师推向教学比赛和教学改革的前沿,对他们边培养边“压担子”,让他们承担公开课、观摩课任务;要经常组织教学比赛活动,如优秀教案比赛、优质课比赛、优秀论文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教学基本功大赛等,并积极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类教学比武活动及“教坛新星”评选活动,为他们的迅速成长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 我相信,随着师资队伍建设的不断深入,我校师资队伍结构会不断优化、优秀青年教师会脱颖而出,骨干教师队伍会不断壮大,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为我校实施新一轮跨越定会做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