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英语试卷分析
◆ 寿县一中高三英语组
一、试卷总体评价
2017年高考英语试卷质量进一步提升,试卷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在全面考查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基础性、综合性考查,并加强了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查。比如以下两方面:
1.试卷结构方面。与安徽卷相比较,全国卷的结构更优,既考查理解英语口语和书面英语的能力,也考查运用相关词汇和语法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听力部分两节通过十段录音材料和二十个问题考查考生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阅读理解部分“四选一”和“七选五”两种选择题题型相结合,既考查理解文章具体信息的能力,又考查理解篇章及结构的能力;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相辅相成,全面考查考生准确运用英语词汇、语法知识的能力;写作任务情境设置紧贴生活实际,侧重考查考生使用书面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各种题型搭配科学合理,覆盖了考生应该掌握的必备语言知识和具体语言能力。
2.侧重对阅读理解能力考查。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外语的主要途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形势,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培养自己的国际意识,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语言技能的提高。所以,阅读理解一直是高考英语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被赋予较多的内容和较高的分值。高考英语对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都是在语篇层次进行,今年全国一卷依然采用了8个阅读语篇,(阅读理解部分5个,语言知识运用部分2个,写作部分1个)体现出对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视。
二、试卷各题具体分析和备考策略
1、听力题:重视交际能力的考查。
今年的听力更加侧重真实情景的考查,内容更加凸显英语交际性原则和导向。虽然近年高考听力总体难度不大,但该题型的设置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明确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交际和交流。该题涉及到语言要素的各方面,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想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高分或满分,必须加强听力方面的教学,加强真实情景的语言材料的浸润。
备考策略:针对该题的命题特点,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的准备,即加强真实情景的语言素材的输入。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和资源,各种有声材料(名人演讲录音、影视剧、歌曲等)来加强训练。特别注意不要把听力训练仅仅建立在各种高考模拟题的训练上,综观各种模拟测试题,大同小异,无论多好的材料,学生听久了都会厌倦。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听力与阅读结合起来,这就是有声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样可以让学生尽量多学一些语言知识,多积累一些习惯搭配,多理解一些合情合理的生活语言。另外,建议高三后期应该用磁带为学生播放听力,因为高考的听力播放是使用磁带。而平时我们过度用U盘(方便、清晰),在高考时学生会有些不适应。
2、阅读理解:难度梯度略有提高。
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中,所有阅读语篇材料都是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题材内容涉及旅游、保护野生动物(引导人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多维度的爱好)及科普知识的普及等,体裁包括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试卷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时代性强,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命题时深度挖掘文章思想内涵。比如选取了野生动物保护话题的文章来设置相关题目;引导考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关注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阅读所选取的科普类文章,主要介绍如何自制便携式太阳能蒸馏器在野外获取饮用水,培养人的生存技能。这些文章和题目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无限趣味和实际功用,还会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科技创新在人类生活和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具体考查如下:
篇目
|
题数
|
体裁
|
题材
|
主题
|
题型
|
A
|
3
|
应用文
|
社会生活类
|
旅游
|
2题为细节题,1题为推理判断题
|
B
|
4
|
记叙文
|
人物故事类
|
保护动物
|
3题为细节题,1题为推理判断题
|
C
|
4
|
议论文
|
社会文化类
|
探索爵士的未来
|
1题为词义猜测题,1题为细节理解题,1题为推理判断题,1题为主旨要义题
|
D
|
4
|
说明文
|
科学技术类
|
蒸馏器的制作
|
3题为细节题,1题为推理判断题
|
备考策略:因为高考阅读理解旨在考查考生语言的综合能力,要求考生能读懂书籍、报纸、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要求考生做到:理解文章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依据上下文推断生词词义、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和态度等。阅读理解体裁虽然多样,但往往以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和议论文为主。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体裁的课文,引导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及结构,从整体角度分析;或者结合考题,对各种文体和问题的设置特点进行分析概括,掌握不同类型问题的解题方法及把握命题意图。实际上阅读理解题的命题还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不同问题的解题方法也是有章可循。同时在高三阶段,建议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阅读理解题做题的基本方法后,教师在练习的选材上还要做到广泛性,尽量多选取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人物故事(B篇)、前沿科技(D篇)、环境保护、地理现象、历史文化(C篇)、广告信息类(A篇)。题型也要灵活多样,但以细节理解题、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和词义猜测题为主,因为这些题型突出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是阅读理解题主要的考查方向。
另外,七选五部分应该是前面4篇阅读理解题的延续和考查方式的补充。 今年的这篇文章介绍了作者参加露营的经历及其对露营态度的转变。由于选项的设置有较大的迷惑性,故该题得分率不会太高。
备考策略:七选五的文章虽然通常只有300个左右的单词,但往往都是结构明晰,所以,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结合信息缺失的位置和分析局部主要内容,借助词的复现等手段来做题。比如,对于总分或总分总的文章,在总的段落结尾处的空格往往要选用具有启下功能的句子;如果牵涉到小标题部分的选项,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能够概括整段的内容;并与前后的其他标题在形式上保持一致。
3、完型填空题
完形填空考查考生在阅读基础上选择合适词汇的能力,侧重考查学生的词汇、语法、语篇知识,并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常识,文化背景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综合判断的能力,并非简单考查某个单词的意义或某个语法点的知识。虽然全国卷的完型填空题通常较难,但今年的完形填空还是比较常规。作者介绍了在大学选修美式手语的经历,除了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核,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背景的了解也必不可少。比如对美国大学的选课及课外社团等的了解程度都会影响答题准确度。
备考策略:建议在平时的教学分析活动中要淡化单纯语法知识的关注,突出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视“新材料、新语境”的创设与运用;选材尽量原汁原味、具有浓郁的英语语言文化色彩;话题“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突出“励志性、教育性和启发性”等原则。当然,完型填空题和阅读理解这种题型一定要多练。
4、语法填空
语法填空题特点是语法结合语篇理解,更加强调语法和词汇的运用。今年的难度与往年相比属于正常。该篇短文内容为盐和脂肪的摄入对于健康的影响。考核了冠词、名词、介词、形容词、固定结构、时态语态、定语从句等语法知识。具体考查点如下:
体裁
|
有提示词
|
无提示词
|
时态
|
形容词
|
名词
|
非谓语动词
|
词性转化
|
代词
|
连接词
|
介词
|
冠词
|
记叙文
|
64一般现在时被动
|
66
形容词比较级
|
62名词复数
|
63
to do
|
69动词变形容词
|
|
70
定语从句
|
61
|
65
固定搭配
|
67一般现在时
|
68
doing
|
备考策略:在该题中集中考查了一些基础语法知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对于一些常规的语言点要讲解清楚,并讲透。但我们也没有必要过多的花时间进行大量的训练。只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语境和习题有计划的、分阶段的把相关的语法知识介绍清楚即可,并适时进行回顾。尤其在高三阶段,结合学生在试卷中所犯的有共性的错误,要及时清理。比如,学生在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选用时常常会很纠结。作为老师,如果发现学生的试卷中经常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就要选取一些代表性的例子在习题课上解决该问题;学生经常在形容词变副词时或者动词变成非谓语动词时犯错,我们也应该把相关的规则进行再回顾。总之,只要是代表性的问题,都有集中并及时解决。
5、短文改错部分
短文改错集语法知识与语言技能为一体,旨在考查考生对语言的评价与校正能力和对词汇、语法、语篇三要素的把握能力,要求考生正确判断出错误并将其改正。错误主要涉及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借助语境进行判断、改项的设置在语境中考查考生对所学语法以及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今年的短文改错的命题稳中有变,难度略有上升。试题中与语法规则有关的机械性的错误设置在减少,对固定习语、机械性记忆的要求慢慢弱化,错误主要设置集中在动词时态、名词、冠词、介词、非谓语动词、连词等。
修改8处
|
删减各一处
|
数词
|
连接词
|
时态
|
名词
|
非谓语动词
|
形容词副词转换
|
介词
|
代词或冠词
|
代词
|
eighteen-
|
so
|
goes
|
word
|
Turning
|
Late
suddenly
|
on
|
加入my/the
|
删掉much
|
eighteenth
|
but/yet
|
went
|
words
|
Turn
|
Later
sudden
|
of
|
备考策略:首先通读全文,了解大意,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时态、人称、行文逻辑等。这一步很关键,切忌拿来就改;然后,再逐句细读即以句子为单位找错,尤其要关注语法和词汇方面的错误;最后,还要再通读全文,目的是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逻辑或者英语表达习惯。当然,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把握该题型的设错特点及对于一些似是而非的地方应该如何处理(一些可改也可不改的地方,就不要改);同样,对于学生出现的一些代表性错误同样要集中解决。比如,本卷中考查把基数词eighteen改为序数词eighteenth。对于这俩个词之间的转换不容易出现错误,但在平时的检测中,虽然学生知道要在基数词和序数词之间转换,但经常会改错,如:five与fifth之间的变化。如果我们发现经常有学生犯错,说明学生在该知识点有问题,我们就应该帮助学生回顾此项内容。
6、书面表达
根据统计,全国卷书面表达主要为应用文,题材贴近生活,强调语言的生活应用。 今年高考英语作文也不例外,要求学生(李华)写邮件告知英国朋友Leslie下次上课的计划并叫他做相应准备工作。该文以考生熟悉的话题为主,让考生有话可说。英语水平中上等的高中生都能较好地完成写作要求。同时该篇文章又涉及到唐诗和唐朝历史,这些情境设置真实,任务要求符合学生能力水平,又自然融入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在使用外语了解世界的同时,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运用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在考试说明上有明确的要求。
体 裁
|
题 材
|
命 题 形 式
|
应用文---书信
|
告 知 安 排
|
提 纲 文 字 提 示
|
备考策略:写作考查的是学生的基本功,在备考的过程中,肯定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从如何审题、要点处理、人称时态的确定到段落的安排和句式的运用乃至过渡词的选用都要进行训练。同时,写作训练不应该是孤立的,突击性的,应该融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在日常的教学中,一方面结合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或缩写;另一方面有意识的背诵一些常见或者经典句式、分析优秀作文样文(或者模板)并背诵和仿写,当然定期专项训练肯定是很重要的。只有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在考场中就能稳操胜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