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综生物试卷分析
◆ 寿县一中高三生物组
2018年高考已经成功的落下帷幕,今年的理综试卷中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分值的设置与2017年高考一致,生物试题稳中有变基本承接了2017年命题的模式,即6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和选修内容二选一的选做题。试题总体上是立足课本,但不拘泥于教材,题目背景设置新颖,试题内容突出主干知识,同时注重考题对课本知识的覆盖广度。
一、总体评价
能力立意,突出考查核心基础知识是今年高考典型特点,体现了《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中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要求。同时试卷也体现了高考试题稳定性一面,题型分布保持稳定,考生比较适应,便于发挥。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同时注重考查学生联系实际、运用生物学知识对生物学现象和问题进行判断、分析、推理和解决的能力。
选择题中的第4题和第6题综合能力较强,有一定的难度;非选择题还是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的,总体上试卷的易、中、难试题分布基本合理,非选择题中主要涉及生态学、光合作用、生命活动调节、遗传基本定律和选修一的微生物、选修三的基因工程内容, 试题中语言表述科学、严谨、简明。今年试题以中等难度和基础题为主,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也是将来高考试题的主要趋势,其难度和2017年的相当,这充分体现了高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知识与能力考查分布
试卷分为6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必考题)和2道二选一非选择题(选考题),主要考查核心基础知识和四大能力(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具体考查内容和能力考查分布见下表:
.jpg)
选择题6题每小题6分,第29题为10分、第30题为9分、第31题为8分、第32题为12分,试卷的分值分布必修1为27分、必修2为24分、必修3为24分,分值设置比较合理。
三、试题特点
1、选择题主要承载核心知识的考查,同时注重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的考查。第1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的 基础知识,题目简单,容易得分,以生物膜系统切入,考查叶绿体、溶酶体、细胞核、线粒体相关功能与膜结构的关系,侧重核心知识考查; 第2题以DNA与蛋白质复合物信息切入,考查真核与原核区别及DNA复制、RNA合成相关知识,侧重核心知识考查; 第3题以植物根系吸收营养元素切入,理论联系实际,考查物质运输相关知识; 第4题通过新信息的提供及实验结果分析,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 第5题以种群密度为切入点,考查种群增长,侧重基础知识考查; 第6题,以大肠杆菌突变体培养为基础,考查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础知识及信息获取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2、非选择题主要承载四大能力的考查,同时考查核心基础知识掌握。
第29题,在信息获取能力的基础上,考查生态系统基础知识;第30题,在信息获取能力的基础上,考查光合作用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第31题,在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基础上,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的基础知识;第32题,考查遗传规律的综合运用能力;二选一的非选择题37题和38题,侧重考查选修基础知识。
四、准高三学生复习建议
今年的高考已经过去,对试卷的分析,主要是让明年高考的同学们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加强学科科学素养考查-能力立意,重点考查核心基础知识),从而进行针对性复习,提高高三复习效果。下面是一些复习建议,希望能给准高三的学生带来帮助。
1、依据考试大纲知识内容表,夯实核心基础知识。
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对学科知识网络结构的构建,回归学科本质。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因为教材是考纲的具体体现,是高考命题的题目来源。要求学生要深刻理解教材中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熟练掌握实验原理及方法,深挖基础知识的内涵,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真正达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只有知识掌握扎实了,才能利于能力提高。
2、注重知识综合、归纳和整合
学生自己要重视不仅学会,还要会学,要重视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强化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在复习过程中要以适应高考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核心,通过对知识整理、典型例题的精讲等方法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引导学生理解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尤其要对必修中的主干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科内相关知识间的联系,从而能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
3、全面复习考试大纲中所要求内容。
我们有的同学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只复习重点内容,不注重知识的全面性,特别是对待选修内容的复习,只复习选修3不复习选修1或者只复习选修1不复习选修3 。因为选修内容的试题难易度并不是均衡的,比如今年的选修1的较选修3的内容更接近课本更易入手得分。
4、依据往年高考模考典型题,锻炼四大能力。
不鼓励大家进行题海战术,但是并不是说不用做一定量的题。能力培养是需要做一定量题,通过对错题的分析,不断提高审题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推理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在一轮复习时,可以做同步练习,帮助我们掌握和加深理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到了二轮,要以高考题和模考题为主,重点锻炼高考四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