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寿县第一中学 >> 教学教研 >> 校本课程
站内搜索

物理: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43194   更新时间:2018年06月29日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物理试卷分析

      ----平稳中追求变化,常规中渗透素养

◆ 寿县一中高三物理组 

 

2018年全国1卷理综物理试题,紧紧围绕高中物理的主线知识和基本方法,全面考查了物理学科考试大纲规定的高考物理考查的五种能力目标: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以日常生活和实验探究中所接触的科学事物和现象为载体,考查考生利用学科知识以及学科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教育思想,考查考生的科学素养。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和物理学科的特点,高考物理着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建构等关键能力,以此引导学生培育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具体来说,今年的物理试题有以下一些特点:

1、遵循考试大纲,突出考查力学、电学主干知识,兼顾基础知识覆盖面。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高考科学化、规范化的指导性文件。2018年高考物理命题严格依据考试大纲,聚焦高中物理学科主干内容和要求,以主干的、学生终身发展和继续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为基础设计试题,避免超纲、过难过繁的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注重对基本物理概念、基本物理规律、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以突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试题突出考查了高中物理的力学和电学主干知识,通过实际应用来考查考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第14题侧重考查运动学的基本公式;第16题考查电学中库仑定律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其次多数试题命题比较常规,考查的知识点覆盖了主要的学科热点知识,物理过程简单明了,在熟悉的物理情景和过程中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物理原理和规律的透彻理解及应用。例如第15题考查考生对动力学问题常规分析方法的运用,重点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9题考查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以及对电磁感应现象的辨识和分析,重点考查考生的理解、推理能力。

另外试题着眼于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物理思想、方法应用的考查,既强调了通法的运用,又突出了能力要求。例如第18题考查动能定理、机械能等力学的基本规律,对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第21题要求考生弄清楚电场中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根据动力学知识分析电子的运动过程,明确物理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突出“电磁问题力学方法”的综合能力的考查;第25题是常见的电磁组合场的物理情景,考生要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电场、磁场中的物理过程,重点是要分析清楚两个物理过程的关键连接点,进行画图、推理及数学运算求解,重点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2、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注重建模。

试题体现了物理学科的学科特点,关注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前沿科学的动态和发展。例如第20题,题目以引力波为立意,要求考生从实际物理情景中抽象出双星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中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各物理量的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数学运算及求解;第24题以现实问题为立意,利用烟花弹爆炸的情景渗透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重点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命题的这一导向,有利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物理知识与生活、科技的联系,注重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广泛应用。

3、体现探究性和实践性,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

试卷中的实验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的理解程度,考查了具体操作细节,学生只有认真做过实验,且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积累,才能正确作答。如第23题为课本中常规测电阻实验的变式情景,同步考查了传感器的基本知识,要求考生将学过的实验原理进行迁移、比较,利用图象法分析实验数据,并且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重点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该情景已在高考题中多次出现,但考法各异。

总的来说,今年的全国1卷理综物理试题稳中求新,新而不偏,命题灵活,中档题占了大量比例,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同时也对高中物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考查知识点细目表

理科题号

知识点

难度

14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动能、动量及相关知识点

容易

15

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

中等偏易

16

库仑定律、受力分析

中等

17

电磁感应现象中关于电量的计算方法

中等

18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动能定理

较难

19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安培定则及相关知识点

容易

20

天体运动、万有引力

中等

21

电场里做功、等势面相关知识

较难

22

游标卡尺读数、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胡克定律

中等偏易

23

小灯泡伏安特性实验,利用图像法解题

较难

24

机械能、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

中等偏易

25

带点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

较难

331

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V—T图线的理解、理想气态方程

中等偏易

332

玻意耳定律、关联气体、压强及相关知识点

较难

341

折射定律、光的色散

中等偏易

342

波动图像、振动图像、波的传播

较难

三、今后复习策略

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建议采用下列复习备考策略。

1)抓好基础知识,确定课本作为源头,认真专研课本中的定义,概念,定理,例题,课后习题,课本探究题的研究,让学生形成知识模块,做好一轮复习的细化,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三轮强化训练和答题规范。关注学生的解题步骤的细化,增加得分点。

2)做好三练训练,提高思维能力,一是单元复习训练,二是月考命题训练,三是综合强化训练,利用训练提升学生的解题速度、答题规范、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做好整体布局,每次月考试卷突出什么知识方法技能要统筹安排。帮助学生做好纠错训练。

3)关注学生易错题型,整理总结错题,进行错题知识块的突破,结合高考试题中易错题出现的题型形式,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心中有数,分析错题的原因和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刷题的形式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对症下药,提升学生的得分点。

4)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规范解题思路,注意解题细节。避免关键信息抓不住,物理情景转化为物理模型时出现错位等现象的发生。

5)注重归纳整理,抓好主干知识的复习。要让学生学会构建知识网络,让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才能对所学知识和主干知识有清楚的把握,教材是知识的源头,强调知识的覆盖和知识点的交会,关注重点主干知识模块的突破,如力和运动的综合、电磁场的综合和电磁感应的综合问题等

6)物理实验能进实验室的就进实验室,没有条件的至少要观看视频。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实验。

上一篇: 英语:2018高考科试卷分析
下一篇: 化学:2018高考全国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 皖ICP备09011360号-1 皖六公网备3424012012033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寿县新城区楚都大道与状元路交叉路口 邮编:232200 电话:0564-2766233
Copyright @ 2009-2010 皖西电脑提供技术支持六安新闻网 All right reserved.